发布时间:2009-08-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这样一些人,他们来自不同地方,来自不同民族,但他们不仅靠着自己的辛苦和勤劳开辟出一片天地,还力所能及地带动更多人致富——汉族“食用菌种植高手”高兴祥,无私帮助来自阿坝州的藏族学员学习食用菌栽培和销售技术
高兴祥:
教会少数民族学员“致富经”
记者在郫县安德镇见到高兴祥时,他正在自家的菌棚里忙碌。“天气热了,很多菌的生长都有点受影响,只有这种新品种非常抗热,长得不错。”拿着已经实验了两年的新菌品种,高兴祥对我们说。高兴祥种植食用菌已有20多年历史了,是远近闻名的“种菌高手”。他在院子里盖起了二层小楼的菌类培育室,不断研究新的食用菌种,帮助农民尽快致富。而在接受他培训的人中,有不少人是少数民族学员。
“因为安德镇的特殊地理位置,来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多。我记得培训的第一批阿坝学员中有4个少数民族群众,当时是在1995年左右。”高兴祥回忆说。
手把手地免费教来自阿坝的少数民族学员种植食用菌技术,直到他们学会为止;清晨4点就起床,带着学员们到批发市场跑销售。产品不好看,教学员们进行包装;刚开始时市场对菌类还不十分熟悉,销路不好,高兴祥教学员们采取“买一斤送一斤”销售的策略,终于逐渐打开了市场。学员们不仅学会了食用菌种植技术,还熟练掌握了产品的销售技巧。
带着一身本事,第一批学员回到了阿坝,开始带领当地群众进行食用菌的栽种。第二批、第三批学员闻讯赶来,高兴祥悉数收下,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刘家金,来自阿坝州红原县原运输队的一名驾驶员,曾经是高兴祥的藏族学员之一。靠着在高老师这里学习的食用菌种植技术起家,现在的他已经拥有两个食用菌种植基地、一年的产值上百万元。卓玛、朵而巴、扎西啰啰……高兴祥至今还记得他的少数民族学员的名字。“不管是少数民族学员,还是当地学员,我都一视同仁,热心教他们技术。看到少数民族学员回去之后,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带动家乡父老乡亲致了富,我就很高兴!”高兴祥话语质朴,但却带着深深的感情。(袁弘/成都商报)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