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0-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陈教授,谢谢你帮我们厂解决了最关键的技术难题,现在我们的菌包都长出白灵菇了。”9月中旬,浙江龙泉双益菇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专程赶到浙江大学,向浙大食用菌研究中心陈再鸣副教授表示感谢。在陈再鸣的帮助下,双益菇业的白灵菇达到了亩均年产值100万元,创造了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效益之最。
白灵菇营养丰富,素有“天山神菇”之称,原本生长在寒冷的戈壁滩及冰山上。由于生长条件苛刻,生长周期长,在南方并不适合它的生长。2007年3月,经过三年对从新疆野生白灵菇标本进行分离、选育,陈再鸣终于培育出了“ZJU-1”白灵菇菌株。这个品种的白灵菇除了保留原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等外,在生长条件的适应性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他们还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控制了温度和湿度,使之缩短了生长周期,为打开白灵菇在南方的市场提供了条件。
2009年,在陈再鸣团队的技术支持下,龙泉双益菇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白灵菇大规模的生产,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万元以上。陈再鸣说:“白灵菇的经济效益不仅仅是带给了企业,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解决了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企业每扩大一亩土地就能多解决5—8个人的就业,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农民工的收入。”(科技日报)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