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栽下黑木耳,收获“金疙瘩”。12月1日,记者从绥阳林业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局以打造“龙江森工黑木耳第一局”为目标,通过强化产业扶持和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循环经济等有效途径发展黑木耳产业,走上了菌种工厂化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的良性发展轨道。
据介绍,针对林区职工在发展黑木耳过程中遇到的原料、厂房、场地和水电等难题,绥阳林业局首先要求各林场所集中收拣原料、集中加工锯末,并按成本价销售给职工,有效降低了职工发展黑木耳的成本。同时,该局还积极进行平整场地、架设输变电线路、兴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建设;在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协助下走自主研发菌种,菌包加工标准化、工厂化之路,用集约化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绥阳林业局还积极扶持下岗职工创办食用菌生产企业、加强产品加工,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其生产的系列产品远销至北京、天津、上海、大连等地。
在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循环经济方面,绥阳林业局通过加强废弃菌袋回收解决白色污染,利用废菌糠再生产食用菌节约原料资源,利用菌糠生产机制炭、活性炭,推广生物质能源转化等方式,将黑木耳采收后的菌糠、菌袋塑料等废弃物加以利用,做到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通过采取这些积极举措,截至2009年,绥阳林业局黑木耳栽培量已从2000年的不足800万袋增加到1.5亿袋,实现产值1.8亿元,从业人员近万人,黑木耳产业收入占全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成为带动职工就业、造福一方百姓的龙头产业。(中城网)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