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初冬,位于淝河沿上的褚集乡褚集村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充满了活力。该村干部介绍:“养平菇是我们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全村有300多幢平菇大棚,幢幢都成了摇钱树。”
走进褚集村,家前屋后全是养平菇的塑料大棚。一位热情的大嫂采过一朵胖嘟嘟、水灵灵的平菇,满脸得意地说:“看看俺种的平菇,可比雪莲还漂亮!”褚集村有200来户农民从事蘑菇生产,年产鲜蘑菇50多万公斤,产值达100多万元。村民褚先振在家门前闲置的3分“鸡飞地”上种了一棚平菇,6个月卖了8茬鲜菇,纯收入达12000元,小褚高兴地说:“在家种平菇比出门打工强多了。”
褚良怀是褚集村种植平菇的引路人,也是村平菇协会会长,从事平菇生产已有20多个年头。褚会长说:“褚集村是玉米种植大村,面积达6万亩以上,玉米蕊又是生产平菇的最佳基料。俺估摸着让玉米蕊变成鲜美可口的平菇,准是挣钱的好门路。”就这么,褚良怀把利用“鸡飞地”种平菇做的越来越精,平均每公斤鲜平菇兑价卖到了3元。褚良怀种平菇出了名,周边村民也把发财兴业的目光盯在又白又嫩的平菇上。地方政府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对农户加以引导扶持,帮助注册了“褚集牌”鲜菇商标,成立了专业技术协会,完成了从选种到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的优化组合,把平菇种植培育成了大产业,让庄子里60%以上的人家靠种平菇过上了好日子。“褚集”平菇还远销到合肥、淮南、阜阳、蚌埠等大、中城市。
在褚集村家前屋后采访,最让人纳闷的是柴草堆少了,堆成山、垒成垛的农作物秸秆不见了踪影。褚良怀又笑着说:俺村的作物秸秆都长成平菇卖到城里,变成钞票了。不仅如此,褚集村种平菇每年还要帮助周边村庄、乡镇消化掉近10多万亩土地的作物秸秆,种平菇不仅让褚集村人找到了增收致富路,还找到了处理农作物秸秆最环保、最有效的好办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