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走近辽阳县沙岭镇养鱼池村,一排排、一栋栋的食用菌大棚映入眼帘,让人欣喜、让人惊讶,这就是沙岭镇养鱼池村食用菌生产小区。在一个个大棚内,整齐有序地排放着菌袋,朵朵平菇在菌袋上尽情绽放。菇农们有的忙着采摘鲜菇,有的往汽车上搬运,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领头创办这片食用菌小区的是该村村主任杨宝杰。辽阳县沙岭镇加大设施农业的建设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这让多年来一直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的养鱼池村农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村里规划出了一块设施农业小区,但种什么着实让村民犯了难。村主任杨宝杰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赚到钱,只有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农业才是出路。于是通过带领农民多次到外地考察,决定发展平菇生产。
村里通过采取入股的形式,发展了50亩、14栋平菇大棚,种植平菇20万棒,总投资70多万元。到10月20日,平菇开始陆续采摘销售,全部销往辽阳、鞍山、营口等全省各地,市场批发价格为每公斤4元左右。
见到效益的杨宝杰发挥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利用靠近高速公路运输发达的优势,又开始引导村民和他一起发展平菇生产,并带领村民多次到锦州等地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实地考察,聘请有经验的技术员指导生产。现在全村已有33户家民开始种植平菇,面积也由原来的50亩增加到了250亩。目前,村里成立了“祥合旺食用菌种植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农户”模式,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合作社,在食用菌“小生产”与大市场间搭建了桥梁。农户在合作社劳作,既能学到食用菌种植技术,又能得到效益,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村民杨宝贺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了合作社,他种了3栋大棚的平菇,由于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他什么心也不用操,用他的话说:“我就等着第一批菌棒下架后分红数钱了。”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规划,村主任杨宝杰充满信心地说,明年全村将形成500亩连片的食用菌小区。村里也制订了“一亩菌脱贫、三亩菌致富、十亩菌奔小康”的农民增收目标。他希望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共同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为了把平菇真正做大做强,合作社正准备建一个贮存保鲜库,同时还要进行腌制、蘑菇酱等深加工,使食用菌生产成为农民致富的“朝阳产业”。(盛世金农网)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