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农投集团菌棒厂正式投产,全年可完成400万包菌棒的生产与培育。
目前,菌棒厂主要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等30类菌棒,达产后,全年可完成500万包菌棒的生产与培育,实现产值1000万元。依托先进生产工艺和科学管理,菌棒厂可根据市场变化和菇农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计划。
据介绍,菌棒生产全程智能化、自动化。在原料处理车间里,玉米芯、玉米粉、麦麸、石膏等原材料被投入搅拌罐,成为精心配比的混合料,随后乘坐自动传送带,前往自动装袋区。
在自动装袋区,生产线代替人工完成套袋、填料、窝口、插棒、装袋进筐等一系列复杂动作。立式螺旋填料方式让装料更密实,每包菌棒长度、重量一致。
菌棒装袋完成后,乘坐叉车前往高温灭菌室。这里温度可迅速提高至121℃,3小时内完成“升温-灭菌-干燥”全流程,与传统土灶灭菌方式相比,灭菌效果更加显著。
高温灭菌后的菌棒被运送至无菌车间,车间内采用臭氧、新风系统和紫外线灯进行无污染消毒,保障接种环节零感染,菌棒在强冷空调下极速降温。然后,液体接种机进行全自动接种,每小时可接种2000包菌棒,效率较人工接种提高4倍。最后,菌棒住进专属“五星级酒店”——恒温培育区。一次可同时培育约47万包菌棒,智慧控制系统实时检测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50%—70%,为菌丝生长提供舒适环境。
这条智能菌棒生产线一小时可产出1500袋菌棒,仅需2名工作人员,相比以前,传统生产方式不仅需要10余名工人协同作业,且单小时产量不足800袋。
通过引入全自动装袋、灭菌、接种和智能温控系统,生产效率提升近190%,人力成本降低95%,同时实现菌棒标准化率达100%,污染率降至0.3%以下。
该生产线还可通过中央控制室实时监测生产参数,动态调整工艺流程,单条线年产能突破400万袋,助力食用菌产业向集约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来源: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