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这项技术能让我们一年只卖50多万元的丢糟产生3—4个亿的产值。”昨(7)日,叙府酒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目前我们已申请了专利保护,并正在向省经委申请重大产业立项。”
令该负责人夸口不已的技术是叙府酒业花了两年多时间,投资了1100多万元专题研发的丢糟加黄水培育食用菌的技术。
据介绍,丢糟是白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目前各大酒厂已采用了丢糟酿造复糟酒,或利用丢糟生产白炭黑,用丢糟生产沼气等方法。“这些处理丢糟的方法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我所知道的业内90%的酒企业都只能采用把丢糟当饲料低价卖掉的方式来处理。”叙府酒业办公室主任陈时雨对记者说。
叙府酒业每年都有1.5万吨丢糟产生,和大多数酒企业一样,他们一贯将丢糟打捆卖给饲料厂或附近农户,每斤价格仅为五六分钱,总共50万元的收益。如果卖得不及时,丢糟堆放久后便会坏掉,并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和恶臭的脏水。
当酒厂老板为丢糟发愁的时候,蘑菇养殖户正为价格昂贵的棉籽壳发愁。原来,棉籽壳作为培育鸡腿菇、茶树菇等菌类的良好原材料,除去运费,每斤的售价也在1元钱左右。
几分钱一斤的丢糟能否取代一元钱一斤的棉籽壳,成为培育菌类的新材料?2007年开始,叙府酒业与宜宾学院发酵资源运用研究室合作成立丢糟集约化应用项目组,开始研究丢糟的应用。
研发一开始,项目组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丢糟的PH值在2—4之间,而菌类生长需要中性环境,也就是PH值在6—8之间。”针对这一情况,叙府酒业丢糟集约化应用项目组在负责人周瑞平的带领下,一方面通过各种方法调节丢糟的酸碱度,另一方面精心挑选适合种植的食用菌种类并对其进行驯化。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叙府酒业丢糟集约化应用项目组终于成功用丢糟加黄水培育出了鸡腿菇。“目前,我们的丢糟已能培育鸡腿菇、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等多个品种。”周瑞平告诉记者,“味道很鲜,有的比棉籽壳培育的菇子味道还好。”
“目前,我们每公斤丢糟能培育出0.6公斤的食用菌。”据周瑞平测算,如果每公斤食用菌按12元计算,那么叙府酒业全年产生的1.5万吨丢糟理论上能产生3—4亿元的产值,是将丢糟当作饲料销售的700多倍。“培育了食用菌的丢糟还可以当作饲料,而且由于菌种影响,丢糟的营养成分还有所提高。”周瑞平说。(钟晓晴 杨云波/宜宾日报)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