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牵手帮扶 由“单打独斗”到“组团”种菇
今年60岁的廖仕堂家缺劳动力,又是贫困户:“谁不想致富?可这既缺钱又缺劳动力,致富有门也没法进呀。”
看到村里的香菇大棚基地拔地而起,老廖心里急呀:“看到别人种香菇,搞发展,我只能眼红,思前想后决定只能到镇上打零工挣点小钱。”
“他就是专门来帮扶你家的,‘万元增收’不能落下一家,特别是贫困户。”就在老廖十分无奈时,村党总支书记苏波带着村里的党员龚中才,来到了廖仕堂的家里,几句话让他感到特别温暖,他的手与龚中才的手也紧紧握在了一起。
“多了个人帮助,做事也有个商量的,特别是劳动力和资金上,龚兄弟都帮忙想法出主意。”没用半个月时间,在老廖家的承包地上,香菇大棚就被建好了:“有个人帮衬着干活,干什么都有了主心骨。”
而在该村,像廖仕堂和龚中才一样的“帮扶对子”有52对。
“我们把104户村民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帮扶对子’,然后再组成专业合作社,大家抱团起来就拧成了一股绳。”苏波介绍。
打捆入股 “零散资源”变“集团作战”
“其实,当初和老廖结帮扶对子时我也没底,毕竟都没有资金投入。”龚中才说。
但他的担忧很快就被村里给化解了。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只有把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才能共同致富。”苏波介绍:“有钱的用钱入股,有土地的以土地入股,有劳动力的用劳动力的入股,就是外面有销售渠道的也可以作为资本加入进来。”“我们就是要把这些零散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形成拳头力量。”“通过整合,我们解决了启动资金、土地、劳动力、技术和销售市场的问题,一个多月时间,就建立了110个香菇大棚。”
“村里把党员与贫困户捆绑在一起,资金以及土地入股算在一起,党员要想香菇有个好收成,就得像照看自家香菇一样,照看贫困户家的香菇。”苏波说:“种香菇不需要好大的劳动力,廖仕堂平时可在大棚打工赚些钱,年底还参与分红。一袋香菇至少有3.5元的利润,这样下来,只要他与龚中才家种上6000袋,就一家有一万多元的收入。”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