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信用贷款成就了食用菌专业村的“香菇链”
发布时间:2010-07-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香菇发展了,我们村的村民拆去土屋泥房,不少人还盖起了小洋楼,有的还买了小汽车。”7月13日,正在和村民一道查看袋料香菇长势的湖北省谷城县赵湾乡左庙村党支部书记李大平自豪地说,“在左庙,从香菇制种、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每个环节都有村民负责。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打通了经营香菇的每个环节,我们村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香菇村’全靠了信用社的小额农贷在给我们当靠山。”
左庙村的村民生产袋料香菇已有14年的历史。起初,由于没有技术和资金支持,生产规模小,农民种香菇,效益并不明显。自2002年始,赵湾信用社为全村村民评定了信用等级,家家发放了贷款证,每家村民当年就可贷到2000元的贷款后,香菇生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后来,信用社又用贷款支持村民到外地学习最新的生产技术,左庙村里有了一大批种菇能手。
村民杨仁乾以前一直在外打工,不但没有致富,还在工厂里将眼睛弄伤致残,无奈之下回到老家。为了帮助他摆脱贫境,信用社指派专人和他结成帮扶对子,给他放贷款,与村里协商,请来专人辅导他生产袋料香菇。经过3年的努力,如今杨仁乾每年种植香菇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如今在该村,村民除了卖鲜菇,还自己加工脱水香菇。不少村民购置了烘干炉,将鲜菇烘干、包装,大大延长了香菇在村民手中的贮存时间。“可前几年并不是这样,”李大平说,“因我们赵湾地处高寒山区,信息闭塞,村民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帮扶信贷员发现这些问题后,为了减少村民的损失,发挥他们有电脑的优势,给该村制作了香菇网页,发布香菇信息,并将掌握的销售信息、国内外市场价格及时传递给村民。让村民有了市场“顺风耳”,吸引了当地和外地客商上门收购。现在,正是袋料香菇收获扫尾的季节,左庙村家家户户的香菇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最后一茬香菇。村民李强壮说,香菇还在烘干炉上没下来,村里的“销售小分队”就已经早早地候在了门外。
通过多年在市场中的摸爬滚打,左庙村的销售队伍也在逐年壮大,辐射的市场也越来越大。由于产出的香菇卖相好、“笑脸”常在,质量过关,很俏销。去年冬天至今春的香菇价格一直居高,一个生产规模在4000袋的农户,这一季香菇收入可达到5万元。去年冬天,左庙村生产袋料香菇40万袋,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
赵湾信用社重点帮扶措施,使村里有了制种人。赵湾信用社员工在与村民朝夕相处中发现,只有菌种好,才能产出个头饱满、色泽好、味道浓郁的香菇。然而,过去村民们一直在外地引种,不但耗时耗力,花费成本高,菌种质量还没有保障。如今,经信用重点“选拔”、帮扶、培养、左庙村里有了一些自己的菌种人。
闵祖国过去是出了名的贫困户,现在他是远近闻名的制种、种菇、经销全能把式。原赵湾信用社主任肖家斌2007年(现已调到另一个信用社)与闵祖国结成帮扶对子后,发现他过去穷,主要是因为家底薄,没人帮,其实他人聪明,也很有发家愿望。便把他列入重点帮扶对象。通过支持他参加培训,种植香菇,脱贫致富。2007年,肖家斌发现菌种中隐藏的商机后,便给他“打气、鼓劲”,让他到武汉、随州等地学习、培训,掌握了香菇菌种的生产技术。“他生产的菌种质量好,价格公道,还采取‘秋后算账’的销售方式,不产菇不付钱。”村民们都说,在他手上买种很放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