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食用菌生产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没有技术,其产量和产值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县供销社在各种植乡(镇)及种植村现场举办技术培训班,强化种植户技术。每年培训人员1000—2000人次,不断提高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促进菇农增收致富。
二是注重项目争取。县供销社积极抓好菌类产业发展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工作,树立项目招商、以商招商、项目促产业发展的思路,每年争取申报到位项目3-5个,资金200万元以上,为全县菌类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注重园区建设。引进龙头企业进驻园区从事菌类产业的种植与加工,带动周边村的零散种植户增收致富。现已建成食用菌种植园区4个,并引进菌类深加工企业,促进全县菌类产业稳步、快速发展。
四是注重宣传培训。通过组织种植大户到外省进行考察及举办食用菌技术专题培训班,使种植户对种植食用菌产生了浓厚兴趣,坚定了种植的信心,对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及助农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注重新品种推广。为进一步增强我县食用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县供销社与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联系,共同开发新品种,提升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
六是注重品牌效应。结合“玩在云南,吃在曲靖、品马过河风味”及“绿色云南、菌乡马龙”的营销宣传理念。县供销社在2010年将完成全县菌类产品商标“马龙食用菌”的申报注册工作,为我县打造成全省食用菌基地县创造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
七是注重无公害食品认证。食用菌是一种深受人民喜 的优质保健农产品,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更是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潜力巨大。县供销社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工厂化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扩大规模,采用 “园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更多的优质无公害食用菌产品,从而满足市场对无公害食用菌产品的广泛需求,提升“马龙食用菌”品牌的知名度,以此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八是注重引进深加工龙头企业。龙头带动是食用菌快速稳健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培育工厂化生产企业、精深加工企业,强化龙头体系建设,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培育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针对食用菌生产“低、小、散”的特点,确定将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企业作为扶持培育的重点、提升发展的主攻导向,专门制定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在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推动有实力的业主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实现小规模、低档次生产向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转型升级”。二是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组织白蘑菇生产企业外出学习考察,积极倡导白蘑菇生产企业转变理念,向深、精、细方向发展,提高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
九是注重规模化种植和工厂化生产。工厂化、规模化种植食用菌已悄然形成,按照区域化布置、工厂化生产的标准,在马过河、纳章二个种植园区内建成的工厂化栽培车间每年可种植木生菌400万袋,产值可达1500万元,为带动周边零散种植户起到一个典型示范的作用。
十是注重政策的扶持。县委、政府每年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县供销社按照文件精神及时兑付给种植大户,保证食用菌产业的连续、健康发展。(何树才)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