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1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十月十六日县食用菌协会原料分会召开了分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邀请了古田在外采购棉籽壳的经销商2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就当前棉籽壳市场价格飚升的原因和价格飚升后的一些不法棉籽商采用掺杂使假、掺水增重等问题进行谴责,县菌协副会长、原料分会会长刘世庆同志针对大家讨论分析的结果发表了讲话。要求全行业同仁要形成共同认识,狠抓质量,确保棉籽壳市场的发展繁荣。
刘会长说,棉籽壳作为我县种植食用菌的主要原料,每年使用量达到60多万吨,来自全国北方省市的产棉区,由于长期以来,棉籽壳都被认为是农业废弃物,国家没有制订标准,在物缺价扬时容易给人钻空子,掺杂使假,因此,要坚决制止这种违法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菇农,造成菇农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也败坏了行业的形象。
刘会长说,棉籽壳质量问题不仅在我们县内,在棉区产地也因为货缺,采购商哄抬采购价,供应商也就会出现掺杂喷水等行为,而我们采购商只要价格合适。就不问青红皂白运回古田,把劣质棉籽带到古田,造成既就事实,危害菇农。
刘会长说,针对目前这种状况,一要增强质量意识,讲良心,讲道德,讲法律,大家都对质量要有强烈的意识,绝不允许有违反质量的行为;二要订立共同协议,以协议为自律,大家共同遵守,共同监督,共同维护棉籽壳的质量;三要成立协会质量监督小组,随时接受举报和临时检查,对不合质量要求的掺杂使假、掺水要坚持扣押处理;四要广泛宣传各经销商、门店老板,坚决不掺杂使假或喷水,同时要做使用棉籽壳的技术宣传,确保菇农用棉籽壳不失败;五要在外地采购时要派人专门检查监督,杜绝供应商把伪劣棉籽壳运出产区。
棉籽壳是我国种植食用菌的主要原料。由于棉花生产量减少和使用量剧增等种种原因棉籽壳的供应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而出现了许多市场不正常的行为,一些产棉区棉籽加工企业趁棉籽壳紧销时在其中掺水、掺杂,一些贩运户在采购中不问质量,一味抬价抢购运回,有的个别棉籽贩运户见钱眼开也在其中掺水、掺杂。以旧充新,造成我县棉籽壳原料市场的混乱,不仅酿成了茵农栽培的严重经济损失,而且还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据此,我分会召集了全体棉籽壳贩运户会议。针对目前市场供求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分析了原因、寻找了对策,订立了确保进入我县棉籽壳质量安全的共同协议,并要求全体会员和贩运户以及零售商共同遵守。
一、全体会员和贩运户以及棉籽经销商都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人的核心价值观,坚决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坚持不赚没有良心的钱,坚决做到人人管好自己,大胆检举揭发违法行为。
二、严把进入我县棉籽质量安全关。坚决不将产区已知掺水、掺杂的棉籽壳运回,要坚持先验后运的原则,要派人验收和监督,切不可没人检验,没人监督的情况,随意只靠长途摇控,抢先运回。
三、坚决遵守交易规则,杜绝无序恶性竞争。要坚持订立采购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义务,以便追朔。在采购时,不要在别人双方商价时,抬升价格抢购,更不能用其他手段,排斥对方采购。
四、全体会员和贩运户以及零销商坚决做到不掺水、不掺任何物质,并且根据棉籽壳的新旧和优劣等级,在供应给种植户使用时,要讲明注意事项。确实需要渗水、新旧掺和使用等技术问题均由生产栽培户自己操作。批发零售户决不允许掺后再销。
五、批发户和零销商都要建立棉籽壳进出台帐,都要出俱发票或信用卡,确保进货质量有追朔根据,出售能承担质量责任保证,以防交易中的责任不清的混淆状态出现。
六、为了缓解棉籽壳供求关系,寻找棉籽壳的替代原料,会员和贩运户都要积极引进替代原料,并且做到确保质量要求,并宣传培训到栽培户,增长使用知识,加快推广使用。
七、为了确保上述共同协议的贯彻执行并落到实处,分会成立督察小组,由分会会长不定期指定不特定的常务理事,不定期地开展检查和受理投诉以及接受会长的指定,做好督察工作。
八、全体会员、贩运户、经销商若有违反上述共同协议,由分会正副会长会议集体研究决定,视违反协议的性质、程度作出处理,直至扣留有质量问题的棉籽壳,烧毁不可使用的棉籽壳。
以上共同协议已经十月十七日下午分会理事会和贩运户代表会议审议,一致通过。本协议自十一月一日起在我县城乡同时执行。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