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李桥乡种植双孢菇助农增收纪实

    发布时间:2010-12-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蘑菇鲜 富路宽

        山丹县李桥乡立足农民增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群众种植双孢菇,拓宽了群众致富路子。该乡从2007年试种双孢菇,至目前,全乡已在东沟、河湾、巴寨荒滩坡上累计建起双孢菇大棚185座,每棚每年可产菇1500至2000公斤,实现收入1.2至1.6万元,小蘑菇已成为引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大产业。

        “通过算对比账,我们在比较优势中找准了突破口。”党委书记周文云介绍说,“以前种10多亩地,全年收入也就四五千元。而这一棚双孢菇占地不到1亩,每年纯收入要1万多元呢。”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和干旱缺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小农意识禁锢着人们思想,仅靠几亩薄地维持生计,成了制约李桥经济发展的“瓶颈”。走特色农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必然选择。2007年,乡党委、政府通过考察论证,在东沟村试种双孢菇大棚15座。万事开头难,为保证双孢菇种植成功,乡政府成立专门组织,并抽调3名农业科技干部常住在东沟村,深入农家院户、田间地头,帮助种植农户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统一规划、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资金扶持,调动农民种植建设的积极性。2008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双孢菇大棚达70座。 2009年,外地客商上门却按每公斤7元钱收购。今年,种植规模继续扩大,在东沟村新建大棚60座,在李桥乡农民创业园区,通过政府带动的形式,新建大棚40座,和外地客商签订了最低价每公斤6元钱的双孢菇销售合同,并在东沟村建起一座恒温库,实现了种植——保鲜——销售一条龙。

        为解决种植双孢菇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李桥乡主要领导先后4次到永昌县红山窑考察学习大棚双孢菇种植技术,组织东沟村各社社长到永昌实地参观,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及动员培训,确定10户懂科技,接受农业新科技、新成果快的农户,由县政府每座大棚扶持资金5000元,建造10座半坑式样板棚,聘请省农科院专家任爱民教授作技术顾问,选派两名技术人员驻点进行技术指导,常年驻守蹲点,试验示范食用菌新品种、栽培新工艺、栽培基料新配方、简易栽培设施等技术,指导农户栽培种植食用菌。

        针对双孢蘑菇栽培对温度的要求和当地气候条件,乡上提出“设施简易化、生产规模化”的思路,充分利用过去闲置的山滩旱地,积极推广半坑式反季节双孢蘑菇栽培棚及专用栽培设施,比同等面积的蘑菇棚造价降低了一半,缓解了农民建棚成本压力。由于双孢菇产业取得了可观的效益,全县设施农业现场推进会在李桥乡召开,并在全县各乡镇大面积推广,同时双孢菇市场销售畅通了,种植农户从中得到了实惠,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积极性空前高涨。

        截止目前,山丹已初步形成了李桥乡东沟、河湾、巴寨村,霍城镇东关村、新庄村二社、四社,大马营乡双泉村等村为主的双孢菇生产基地。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