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6-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日,山东威海市工商局环翠分局根据群众举报,端掉了一个制售劣质黑木耳的窝点,现场查获玉米淀粉4袋、黑木耳500余斤等。
黑窝点藏身于偏远农村的一处民房内,现场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随处可见包装袋等垃圾。房顶上密密麻麻晒满了已经加工好的木耳,房外一口大铁锅就是主要的生产工具。据了解,当事人王某以每斤25元左右的价格从沈阳购进木耳,然后用大锅烧开水后,在开水中加入木耳和玉米淀粉,并添加淀粉酶用于溶解玉米淀粉。经过充分的搅拌,木耳很快穿上了一层厚厚的“外衣”,然后晾晒3天,“增重”木耳就可以上市了。
经过进一步询问,执法人员得知,王某的加工点一般每3天加工一次,一次能加工200多斤原料木耳。加工后的木耳需要3天才能晒干,晒干后的木耳品相更好,并且重量会有很大的变化,1斤能变成1.5斤。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