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科技创新领跑铜山食用菌等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2012-02-2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月19日上午,当徐州市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党总支书记曹广振,打开徐州康华食用菌公司杏鲍菇生产车间的大门时,记者及同行者不约而同发出了惊叹。
        只见200平方米的空间被一排排10多公分长、拳头粗的杏鲍菇填得满满当当。“这个工厂每天可生产成品菇3吨,每天净利润可达1万元,而且一年365天,天天都能生产。”曹广振不无自豪地说。
        “我们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堪称世界一流。”基地负责人陈友兵介绍。
        这个投资5000万元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只是铜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新技术利用的一个缩影。近两年,3G物联网、蔬菜嫁接机器人、小区域气象系统、太空蔬菜繁育等高新科技在铜山农业生产管理中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据统计,2011年铜山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5%。
        加大财政投入当好“引头”
        春节刚过,注资1.2亿元成立的徐州铜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专门引导现代农业项目的建设。这是该区发挥资金杠杆作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又一新举措。
        铜山是工业产业发展强区,新型工业化有效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全区130万人口中的80万农民如何增收致富还要靠土里刨“金”。该区区委区政府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方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科技投入,牢牢抓住了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的“牛鼻子”。
        2008年开始,该区连续出台了《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资金补助办法》、《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文件,规定农民在建设标准温室大棚、购买卷帘机等方面给予建设总资金30%—50%不等的奖励,奖励资金达到每棚平均5000元—7000元。仅这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在5000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专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三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仅去年全区就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全区蔬菜种苗提质工程。
        为让这些资金真正起到引领带动作用,铜山财政支农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政策,将钱预拨下去让农民先用,大棚建成了钱就是你的,建不成政府再收回。农民心里踏实,花公家钱干自己的事,积极性大为提高。棠张镇跃进村农民陈坤告诉记者,去年他拿到了1万多元政府扶持资金,一口气建了3个蔬菜大棚。当年仅冬季一茬反季节菜花就收入1万多元。
        “引头”,是我们这里对发酵面团的俗称。如今财政资金正起到了"引头"的发酵作用,既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土地产出率,又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和园区化发展。”铜山区委书记毕于瑞说,2011年铜山全区土地产出率达4500元/亩,全区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2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70万亩,连片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并先后建成徐州久久农业示范园、三堡镇青纯农业科技示范园、三堡瑞克斯旺农业园、汉王镇月亮湾花卉苗木基地、徐村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为农业科技的集成运用和示范推广提供了强大载体。去年,铜山区蔬菜总产量达370万吨,总产值65亿元,总效益45亿元。食用菌总投料量2.6亿公斤,总产量38万吨,总产值10亿元,总效益6亿元。农民人均来自高效设施农业的收入为3660元,占了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最新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在棠张镇夏湖蔬菜育苗中心里,全国第一台蔬菜嫁接机器人,为正在繁育的80万株蔬菜苗进行智能化无菌嫁接。嫁接速度可达800株至900株/小时,比人工嫁接工效提高6倍以上。“这类科学实用的农业新技术对我们农民来讲是最实惠的,也是我们最需要的。”中心负责人张华说。
        “建立育苗中心,大幅提高商品苗率,最根本是解决了优良品种的普及率。”铜山区农业局局长常玉峰从科技推广的角度对此作了解读。
        近年来,铜山区把加强技术的实用性研究和大规模推广作为农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在蔬菜领域主要研究推广了标准日光温室构型及配套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两项核心技术。通过冬季温光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周年利用、水旱轮作、间套种、新型栽培材料等技术的集成运用,创造出具有铜山特色的“铜山标准日光温室构型及配套栽培技术”,近三年累计推广该类型日光温室6万余亩,实现产值16.8亿元,纯收入11.2亿元。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