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以前我们村是有名的落后村,这一年多时间,村里铺了水泥路,盖了文化大院,还引进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和过去相比,村里面貌不但大变样,老百姓的收入也增加了很多……”日前,记者在陕县张汴乡北营村采访时,村民们提起村里的变化,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
北营村是一个有5个自然村、942口人的山村,一年多前是出了名的落后村。2010年8月,驻村干部进了村,和新上任的村“三委”班子成员一起,争取了一批扶持资金和项目,使小山村发生了大变化。
荆小意、荆更昌、荆守林都是北营村的村民,1987年,包括他们在内的20户村民从村里的坑窝沟自然村搬到张汴塬上,但塬上只有17份宅基地,村里采用抓阄的办法决定让谁先住,结果,荆小意等3户村民没有分到宅基地。
北营村驻村干部陈博来自三门峡市公安局。据荆小意等人说,他刚到村里时,村民们对他并不信任。所以,当陈博一次次上门找到他们3人时,他们也没抱太大希望。但是最后,经过与张汴乡和北营村反复协商,陈博提出了土地置换法,终于使荆小意等人的宅基地问题得以解决。
以往北营村里的道路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经多方努力,2011年,村里争取来资金260万元,新铺了7.2公里水泥路,不但将5个自然村的村道连在了一起,还延伸到了生产路;同时修建了3800米渠道,解决了村民行路难、浇地难的问题。
北营村原来的村部办公场所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在陕县县委组织部、张汴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62平方米的“三委”办公室、15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陆续投入使用。
从陕县县城沿318省道盘旋而上,在快到张汴塬上的途中,只见一座山顶已被削平,层层梯田格外显眼。这是村里从陕县国土资源局争取到的荒山造田改造项目,共新造梯田300亩。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勋让兴奋地说:“我们决定用3年时间打造一个特色农业区,一方面村民可以就近学习新的农艺知识,一方面可以为集体经济‘蓄水’。”
据该村村民介绍,一年多的时间里,村里争取到的资金用在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460余万元,不仅让北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改变,更让村民致富、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可能。
在北营村村口,有5座香菇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陈博到村后引来的项目——北营村食用菌生产示范园,计划总投资320万元,占地38亩,可解决近百人的就业问题。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资130余万元,建成5个标准化高温大棚,安排村民30余人就业。目前,10万袋鲜菇已陆续上市,初见效益。
北营村以往主要以苹果种植为主,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年人均收入不足2600元。2010年,全村发展金银花种植240亩,亩产值9600元,2011年仅此一项产值200余万元,村民们的收入大大增加。
更让人欣喜的是,北营村保留有81座原汁原味的地坑院,经向上级推荐争取,在陕县计划投资15亿元打造穴居文化和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的规划中,北营村也被涵盖其中,并于日前完成了设计规划。“北营村如果能搭上这趟文化旅游的‘致富快车’,我们的生活将会得到彻底改善。”村民们满怀期待地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