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于玲 通讯员:王新明)“种过地、打过工,一年起早贪黑挣个千儿八百,最多万儿八千。当‘小老板’这三年,不瞒你说这个数!”面对记者的采访,张继勤---这位朴实豪爽的庄稼汉伸出了拇指、小指,喜悦、满意之情溢于言表:“多亏供销社有了食用菌这个好项目,幸亏加入了合作社。”
2008年,高密市惠德农产品有限公司新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项目,实现了当年投产见效。不到四年,边生产、边建设,形成日产8万袋菌包、25吨金针菇的规模。
作为供销合作社企业,该公司从项目建设一开始就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积极探索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在市供销合作社的大力支持、指导下,以当地菇农、村民为主要发展对象,依托公司的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成立了惠荣菌菇专业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社,创立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销售网络”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将食用菌现代工厂化生产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相结合,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用实实在在的收益感召和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食用菌生产,该公司将金针菇工厂化园区基地交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组织入股社员承包承租,让农民当上产菇房的“小老板”,公司重点搞好供销和服务。一是发挥菌包厂的主导作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强化菌种菌包专业生产,确保质量、满足数量,做到随时予以供应。二是推进品牌化市场营销,借助中国食用菌协会示范企业和国家有机产品声誉,打出“惠和”、“惠德农产品”品牌,扩大企业声誉和知名度,积极争占市场,开拓市场,确保菇农产品以全国平均价回收并及时兑现销售货款,确保产得出、销得动、无积压。三是安排机电人员每天24小时靠在产菇房,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技术指导,随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这样,菇农足不出菇房便可得到全方位服务,专心在产菇房管理、采菇。“小老板”们都非常满意,干劲十足。
该公司还定期举办技术讲座,召开经验交流,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使菇农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菌菇包单产由年平均6.5两提高到7两以上,有的高达8两。到目前,已吸纳400多名农民参入基地生产,其中21人承包承租产菇房,人均年获纯利20万元以上。三年多来,共为农民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