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12年,是云南省实施“天保工程”第14年,该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依托天然林保护工程,走出了一条特色林业经济致富路。24日,记者来到南华县,实地探访“天保工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南华县地处滇中腹地,楚大高速公路、广大铁路、320国道和南永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自古有“九府通衢”之称。全县山区面积占96%,林业用地面积245.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9.9%。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及明显的立体气候,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全县有10万人参与野生菌的管理、采集、销售活动。
罗兴生是南华县五街镇芹菜塘的村民。1995年,他承包了50亩的集体山林封山育菌。
在罗兴生的“野生菌乐园”,茂密的云南松、华山松苍翠挺拔。罗兴生指着一棵松树的根部对记者说,“雨季一到,松茸、牛肝菌就会从这里长出来。”
罗兴生介绍,刚开始承包时,松茸的产量只有几十公斤。后来,实行了天保工程,加上政府的科技指导,每年能产200多公斤松茸,按照去年一公斤300元的价格,单是松茸一年就能赚到六、七万。
现在,还不是产菌的时候,防火成了罗兴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每天一大早,他就要上山去,绕着自己管护的山林看看。
“现在大家都把林子当宝贝,不用说砍树,爱护还来不及呢。”罗兴生说,“可以说,没有山林,就没有如今的野生菌王国。”
南华县副县长肖志介绍,依托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封山育林,全县累计封山育菌面积由1998年的20万亩提高到2011年的125万亩,县内野生菌产量、产值分别由1998年的438.6吨、2044.9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5454.7吨、2.84亿元。
“天保工程”的实施,还带动了南华的核桃产业飞速发展。核桃基地面积由1998年的19.4万亩提高到2011年的88.08万亩,核桃产量、产值由1998年的1650吨、1980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6511吨、1.73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有核桃面积4.15亩,人均核桃产值816元。
自1999年以来,南华县先后获得“野生菌王国”、“中国核桃之乡”和“中国野生菌美食县”的殊荣。
当然,“天保工程”带来的不仅仅是致富。10多年来,南华县有158.34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由于严格执行天然林禁伐,全县森林面积增加了15.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59.19%增长到65.86%,木材蓄积量由原来的540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730万立方米。
同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减缓。1998年《云南省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查》显示,南华县水土流失面积1106.47平方公里,年均土壤浸蚀量384万吨。如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924.34平方公里,年均浸蚀量下降到320.79万吨。
肖志表示,南华县二期天保工程正稳步实施,预计到2020年,实现新增森林面积4.8万亩,森林蓄积净增175万立方米。野生菌基地达到150万亩,核桃产业规模到100万亩,以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记者 史广林)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