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在集安市清河镇清河村,经常能够看到一位老人,穿梭在村里的山参交易市场和香菇种植生产线之间,他就是清河村村支书陈民序。
从1976年开始,他一直连续担任着清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至今已经36年。
办砖厂亏损转项办参场
“我是1962年从山东文登来到清河的,当时人口不超过两千人。”虽然离开家乡已经50年,但是陈民序浓浓的山东口音并没有改变。
1976年,陈民序当选村支书,他带头办起了村里第一户村办企业清河制砖厂,两年下来,亏损了1.6万元。之后陈民序又从信用社贷款2万元,带领村干部种植200帘人参,办起了村参场。
经过两年的努力,集体参场扩大到了6个,规模达8000帘,年收入达到30万元。村里不仅还清了历年陈欠的旧账,还建起了一座1100平方米的办公楼。
建全国最大山参交易市场
1996年,陈民序决定由村里投资30万元在清河镇内建立人参交易市场。2006年,由清河村和个体开发商共同投资160万元,建立2600平方米的封闭式人参交易大厅,内设摊位可供280名业户进行交易。2009年又在人参交易大厅开设了野山参、林下参交易集日,并投资3800万元对人参交易市场进行二期工程建设,新建人参市场综合楼6889平方米,已投入使用。
2010年,人参交易市场鲜参交易量达2000吨、野山参、林下山参交易额达1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山参交易市场。
扶持村民发展香菇生产
2004年,陈民序带领班子成员到外地考察香菇市场,经多方论证,决定上马香菇种植生产线。
经过几年的摸索培育,香菇种植在清河村初具规模,食用菌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公司现已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并在5个乡镇建立了13个食用菌生产基地,种菇户数达500余户,年可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年创汇35万美金。(东亚特派集安记者 兰卉 文/摄)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