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纪云经营的凤尾菇培植渐入轨道
7月9日电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以养猪业闻名的马来西亚威北平安村无人不晓,但培植凤尾菇这个行业却是鲜为人知,一名来自中国的业者已在3年前开始在该村培植凤尾菇,生意渐入轨道,平安村可谓处处商机。
来自中国山西的纪云是于3年前开始在威北平安村培植凤尾菇,接手前业者的生意。基于当时技术掌握不好,加上大马气候影响,以致早几年在其他地区的经营都面临亏损,今年生意可说上了轨道,惟技术及设备有待改进。
纪云是在2005年与来自槟城的太太举家来到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因为太太的朋友是从事该行,因此他也尝试朝向培植菌类发展,前后已在北海及西岭经营了4年,惟最终产量不好结束营业,后来就在平安村接手前业者的凤尾菇培植场,向地主租地继续经营。纪云坦言,在中国培植凤尾菇很普遍,但是在槟州成功培植持续经营的却不多,其中设备不先进是其中一个因素,至于技术则需要再深入研究及探讨。
纪云接受访问时披露,培植凤尾菇是一门很有前景,但也是技术性很强的行业。他认为往往书本上的一个理论,在实践上却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搞明白。他指出,其实培植凤尾菇成本不高,但因为在培植过程时菌包内有养分容易被杂菌感染,因此容易损坏产量低,亏本数目可达几十万令吉。不过,一旦菇类生长出来后,就不容易受感染,可以顺利成长。“每批的菌包上架,因气候因素,有一半会损坏,而且完全不能使用农药,因此技术掌握非常重要。”此外,湿度、温度、空气、酸碱性掌握都非常重要,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产量的关键,经过多年的经营经验,多少也掌握了技巧,才慢慢转亏为盈。
他表示,因为资金及技术掌握问题而不敢贸贸然扩大投资,保持原状让自己以几年的时间来观察。虽然曾向政府申请农业贷款,但是至今无下文,所以唯有靠自己慢慢经营,待掌握了技术再投资。
纪云指出,在平安村的培植场有超过10万个菌包,每天都有大约100公斤的收成;惟有时产量受影响,一天的收成也只有约30公斤。他说,这些凤尾菇都是供应本地市场,卖给批发商的价钱是每公斤7令吉。“其实玉米、大麦、小麦、米都可作为培养基制成菌种,加上木屑的碳源,就提供了一个菌类生长的温床。至于母种一开始是从泰国购买,后来就自行栽培菌种。”他指出,每个袋子的凤尾菇可以重复出菇5次,每生长一次收成后,再清理盖子扎口,一周后打开盖子,菇类又会长出来了。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