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图片新闻
甘肃:甘南反季节高温羊肚菌示范栽培喜获成功

甘肃:甘南反季节高温羊肚菌示

  本网讯(记者 尚玉玲)甘南青藏源生物科技公司示范种植反季...[详细]

河南三门峡卢氏县示范栽培菌中“白富美”成功

河南三门峡卢氏县示范栽培菌中

  本网讯(记者 明旭影)连日来,在卢氏县东明镇北苏村食用菌...[详细]

甘肃:省农牧厅领导考察康县兴源土特产公司食用菌及其他农产品情况

甘肃:省农牧厅领导考察康县兴

  本网讯(记者 尚玉玲)6月18日,甘肃省农牧厅产业化管理处...[详细]

黑龙江尚志市将迎来全国第二届黑木耳产业发展大会

黑龙江尚志市将迎来全国第二届

  本网讯 为推动全国黑木耳产业和林下特色经济的创新发展及交...[详细]

黑龙江:牡丹江晨报组织70余名读者参加绥阳林业局第二届黑木耳采摘节

黑龙江:牡丹江晨报组织70余名

  本网讯(记者 陈小俊)6月17日晨报号发两辆旅游大巴和自驾...[详细]

本月热门点击

冬季平菇的管理方法

发布日期: 2012-12-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菇种,容易种植,经济效益好,深受生产者的青睐。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由于营养、温度、水分和光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等问题。因此,在菇房管理技术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正确进行温度的调控。平菇属变温结实菇,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差大能够促进子实体分化,出菇前,拉大昼夜温差要在10℃以上。低温型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一般在5℃-25℃温度下都能正常出菇,温度低于3℃,出菇困难;温度过高,则菇品质量下降。因此,菇房温度应该控制在8℃-18℃之间最为有利,最低不要低于3℃,最高不要超过25℃。

  
    二、加强水分管理。出菇期菇房要保持湿润,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5%-95%,不要低于80%,也不要高于95%。要经常在菇房喷水保持湿度,但注意不能直接往原基和小菇蕾上喷水,否则易引起烂菇。幼菇期(菌盖直径在2厘米以上)可用喷雾器适当向菇蕾上喷雾,不能用水管直接向平菇上喷水。保持菇房的相对湿度,关键要向地面多喷水,一天要喷水2-3次,干燥天气可多喷。如果在出一、二茬菇后,菌袋内含水量低于55%,就要用补水器向袋内补水,或者覆土栽培,增加菌袋内含水量。

  
    三、经常通风换气。要保持菇房空气新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要超过0.1%。低温季节,在中午喷水后进行通风换气;气温高时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通风换气要与保湿同时考虑,一般以保湿为主,但湿度大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以免菇体失水过多,造成菇体边缘卷曲或开裂等畸形。通风换气的方法是:掀起日光温室前边的塑料布50厘米-100厘米宽,温室后墙也要设有通风孔。

  
    四、注意光照管理。平菇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最好保持黑暗的环境条件。但形成子实体时,却需要足够的散射光,增强散射光的照射可诱导子实体原基分化,有利于子实体正常发育,促其早熟多出菇。因此,出菇期要保持菇房散射光的条件,不要过于黑暗,光照强度要在200-1000勒克司之间,但也不要强阳光直射(光照强度要<2500勒克司)。

  
    五、适时采收加工。在适宜的条件下,平菇从原基到长成子实体需5-7天的时间。当平菇菌盖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大量弹射时及时采收较好。

  
    采菇后应清除菌袋上的菇脚和老菌丝,保持料面湿润,并继续按菌丝培养期的要求进行养菌管理,过7-10天左右可出现第二茬菇蕾。只要管理得当,一次栽培可采收4-5潮菇以上,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120%-150%,或者更高。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