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市多措并举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14-09-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 于玲)近年来,甘肃张掖市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沿山冷凉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着力培育这一农村新的增长点,食用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食用菌大棚4227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4个(占地面积600亩),今年预计产量达到1.3万吨,同比增加0.33万吨。
一是通过政策倾斜,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在培育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市、县区两级政府因势利导,适时出台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甘州、山丹、民乐对新建的食用菌大棚依据建造标准、连片规模等标准给予1000-5000元不等的补助资金,并解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积极协调整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妇女小额贷款等项目资金,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政策倾斜,强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
二是引进龙头企业,强力带动产业发展。为提高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程度,提升发展水平,该市积极引进食用菌产销龙头企业,不断加强辐射带动能力。甘州区2013年引进上海善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连锁经营模式,成立张掖善之荣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已建成标准化出菇房4栋87间。该公司还与甘州区大满镇紫家寨现代农业科技公司联合建设日产10万袋菌包的菌种生产线,可满足200个生产车间的菌种供应。山丹县引进甘肃爱福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5000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带动20万农户从事食用菌产业。现已建成210平方米的工厂化生产车间20座,年可生产双孢菇3—4茬,辐射带动民乐县南古镇、肃南县白银和康乐100座大棚发展双孢菇。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行订单式种植、基地化生产,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菌种、收购”四到位服务,把企业的效益和农户的实惠有机结合,达到企业和农户双赢的目标。
三是强化科技配套服务,助力产业发展。为向农民推广先进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山丹、民乐、甘州3县(区)采取“送出去培训、请进来指导”等方法,组建了一支技术力量较强、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专家队伍,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对食用菌企业建立的基地,采取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全程“保姆”式服务的方法,关键环节的技术工作由龙头企业直接承担,大大降低了农户“准入”的门槛。针对张掖市不同生态区域特点,市、县区农业部门技术人员不断加大食用菌研究科技攻关力度,强化培训宣传和科技配套服务,有力地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