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菌年产2600万t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其中双孢菇年产200多万t是美国年产量40万t的5倍,中国的用种量比全世界总合还多!如此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产业资本能不追逐吗?况且,我国菇种研发和制种技术尚处于原始阶段,产业亟待升级换代。因此,美国三大菌种公司资本正在择机进入我国,这是大势所趋”。5月9日在青岛召开的国际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产业发展主题报告会上,河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教授杨国良带来了美国蘑菇市场考察报告。
杨国良教授现场介绍,2015年3月14日--24日,自己随同国内食用菌从业者40余人一起赴美国考察了该国食用菌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多家公司,其中:蘑菇菌种厂3家,蘑菇工厂4-5家,香菇农场1家,基本囊括了美国当代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生产菇种最多的最具代表性的食用菌企业。在考察过程中,自己发现在美国消费市场上,鲜菇占比87-95%(35-38万t),加工菇仅占5-13%(2-5万t),这些参考数据,证明现代生活需要增加鲜菇,而非加工菇。例如蘑菇罐头,美国的消费量逐年降低,这是大势所趋。因而,我国出口美国的罐头近年明显减量。
杨国良教授介绍,欧美人习惯吃白蘑菇,占菇类产品总消费量的85-95%。白蘑菇出厂平均价2.75美元/㎏,超市标价高达10美元/㎏,超市价比出厂价高约3.6倍;而且蘑菇价格明显高于蔬菜水果。除白蘑菇外,欧美人还喜欢吃褐蘑菇。2013年美国消费鲜褐菇数量约占蘑菇总量的17%×40万t=6.8万t,出厂价高于白蘑菇15%约3.25美元/㎏,大褐菇(Portabella)的市场零售价约10美元/㎏,比出厂价高约3倍。
随后,杨国良教授向与会人员重点介绍了美国三大菌种公司:Sylvan 公司、Amycel公司、Lambert公司,以及两家蘑菇种植公司:Monterey公司和Premier公司;这五家蘑菇公司在美国甚至全球都很知名,其中Sylvan 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跨国蘑菇菌种公司,在7国设有菌种厂,菌种销售于世界60多个国家,其制种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了保证菌种高质量不出问题,Sylvan商业化的菌种都是经过出菇验证的。如果菌种出现问题,一次赔偿就可能导致菌种厂倒闭。因此,菌种出菇试验和质量严格把关成为菌种生产的必需环节。为保证生产菌种的存贮安全,Sylvan采用了超低温液氮保藏系统。此外,宾州实验室建有一个野生菇及商业菌株基因库,通过进行品种之间的杂交改良现有品种,不断推陈出新高产、优质、抗病的优种。
最后,对于次次美国之行,杨国良教授在现场跟大家分享了心得体会:美国蘑菇产业发展数十年的经验证明,技术须进步,生产须适度,竞争须自律。否则,行业投入产出效益下降甚至亏损。菌业前途光明,同仁尚须警醒。
据悉,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联合主办的国际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于5月8日—11日在山东青岛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