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山东国际农展中心二层会议厅召开的产业市场流通峰会上,山东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庞茂旺就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策和建议等三个方面对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形势作了具体而全面的分析。
首先,庞茂旺会长谈到山东食用菌产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萌芽期、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的成长发展期和2000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也已走过了30多年辉煌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序到有序,从零星分散栽培到集中规模化种植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萌发、发展、壮大的三次飞跃,初步实现了生产规模化、品种多样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产业优势日益突出,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量产值再创新高
“十五”、“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食用菌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 以上。
2010年由2000年全国排名第十二跃居全国第一,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2014年产量、产值分别较2013年增长1.8%、0.4%左右,保持了平稳增长。
(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平菇、香菇、双孢菇、金针菇、草菇、木耳等大宗菇类保持了平稳增长,杏鲍菇、灵芝、虫草、鸡腿菇、茶树菇、秀珍菇、姬菇等得到了适度规模化快速发展,姬松茸、灰树花、大球盖菇等珍稀菇类逐步实现规模化栽培,羊肚菌等高端珍稀菇类产品正在山东进行仿野生栽培试验。
(三)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产量超过万吨的县共42个,其中20万吨以上的5个,10万吨以上的15个。
(四)栽培模式日趋高效
目前传统栽培模式方式仍是本省主要发展模式,工厂化生产方式所占比重稳步有升,其他简易工厂化生产、防空洞、土洞、冷库及其它生产方式并存,共同推动山东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五)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全省有省级食用菌龙头企业15家,市级龙头企业49家,专业合作社有307家,其中像青岛华盛绿能、七河生物、鸿基生物、康瑞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享有声誉。
(六)工厂化生产实现稳步发展
2014年,全省食用菌工厂化企业达到124家,较2013年工厂化企业数量基本持平,全省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年总产量达到80.8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工厂化总产量的41.4%,较2013年占全国比重增加了5%左右,产量稳中有升。
(七)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山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本省雄厚的科研力量支撑。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食用菌分团、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科研机构在课题研发、指定标准、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供了技术支撑。
(八)菌渣不断得到高效循环利用
2014年,全省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约500万吨,产鲜菇420.1万吨,菌渣约400万吨,其中,60%的菌渣得到了高效利用,40%作为一般肥料还田。
庞茂旺会长谈到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特别是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有助于食用菌产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食用菌产品多样化、功能化、便捷化需求,使得国内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这将为山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为此,要做大做强山东食用菌产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二)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导向,加快发展珍稀菇类。发展珍稀菇类可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高菇农利润效益,最终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为导向,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
(四)以促进产业科学化分工为导向,着力加快菌包专业化生产。着力培育一批年菌包生产能力1000万包或发酵料生产能力在5000吨以上的管理规范、技术先进、销售和服务网络健全的专业化食用菌菌包(料)厂。
(五)以提高产业整体效益为导向,大力进行园区化建设。
(六)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为导向,着力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依托现有食品加工企业,鼓励引导其积极涉足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另外,加强与科研教学单位结合,研发一批适合不同人群的食用菌保健品、休闲食品、调味品、化妆品及药品等多种精深加工产品和生产工艺。
(七)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导向,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八)以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为导向,加快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据悉,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联合主办的国际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于5月8日—11日在山东青岛召开。展会规模和会议内容都较往届实现新的突破,将成为年度食用菌行业最具市场化、专业化的高水准行业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