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3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人勤春来早”,这句话用在鄂伦春旗阿里河镇昆仑山村的农民吕小艳一家人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还没到播种季节,全家人早已把春耕资料全部备齐,就等着天一转暖下地播种。尤其是吕小艳,更是超前运作,今年种植的3.5万盘滑子菇已经开始翻盘了。43岁的吕小艳,从贫困户到脱贫典型、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到滑子菇种植能手,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坚持,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走进吕小艳家,全然不见3年前的窘迫模样。80多平方米的新砖房坐落院中,屋内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吕小艳正在菌棚里忙着给滑子菇翻盘、测试温度和湿度。“种植滑子菇看似简单,其实这里的门道有很多呢,从育菌到采摘,是要花费很大心血的。”吕小艳一边干活一边与记者攀谈。“好在经过两年种植实践,对种植滑子菇越来越有信心了。”
说起自己脱贫致富的经历,吕小艳很是感慨。结婚前几年,吕小艳和丈夫一起靠种地维持生计,生活还算过得去。但不幸的是,随着公公患脑梗、婆婆得了肺癌相继去世,吕小艳又患上了严重甲亢、丈夫有颈椎增生病,夫妻俩都干不了重体力活,加上孩子在寄宿学校上学也需要钱,家庭不堪重负,一度走入阴霾。2014年初,正当吕小艳一家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一系列惠民政策走进农民生活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她带来了希望。作为“大引领”行动中重点帮扶对象,吕小艳得到了旗委政府帮助协调的8万元创业致富无息贷款,吕小艳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尽快走出贫困,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吕小艳是个有心人,家里仅有200亩土地,想靠种地走上富裕的道路是很难的,于是与丈夫商量后,通过考察决定试种当年就能见到收益的滑子菇。说干就干,自己动手购置木料、搭建菌棚,通过考察、上网查资料等方式学习种植技术,当年种植5万盘滑子菇,获得纯利4万元。加上种地所得收入,吕小艳和她的家庭走出了困境。
看到吕小艳种滑子菇挣到钱了,周围的一些农民也活了心,都来向她“取经”。2015年,在吕小艳的指导和带领下,当地有3户农民开始种植滑子菇,共种植10万盘,去除成本后也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这期间,吕小艳凭着自己积累的经验,把学到的种植方法进行改良。她发现滑子菇出菌的时候,大多都是从侧面长出来,于是便把搭架式的码盘摆放改为压摞式的摆放,这样既节省的搭架子的木料,又节约了空间,同时也保持了温度和湿度,一举三得,这种做法已经在周边其他地方的菌农中推广开了。现在,村里组织成立了滑子菇种植合作社,无偿为吕小艳和其他种植滑子菇的农户提供种植和晾晒场地,提供机械化的搅拌设备,这让他们的干劲更足了。
“我基本上能熟悉应用种植滑子菇的各项技术,掌握了这门技术,我决心带更多的人继续做下去。有了资本后,再考虑扩大种植项目,把木耳、猴头等其它食用菌种植项目引进来。”问及今后的打算,吕小燕信心十足。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