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食用菌产业有半个世纪的栽培历史。蘑菇产量、加工量、出口量连年保持全国第一,素有“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在50年的栽培历史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广为人知,他就是九湖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涂改临。
涂改临所长自1983年以来,致力于食用菌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普及工作。为漳州市乃至全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涂改临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划分成“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是从1983年到1993年,这十年是帮助农民致富的十年。涂改临最早开始推广的是毛木耳,从实验室种植出来,一开始一个农户的种植量只有5000多袋,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量栽培。不过,就是这样的开始,造就了漳州毛木耳从无到有,并最终成为全国最大的毛木耳生产基地。
随着食用菌种植技术的成熟,“第二个十年”,1993年至2003年,涂改临不断推出新的食用菌品种,致力于帮助农民进入规模化的栽培,从过去几千袋的小量种植,逐步提高到几十万袋的种植规模。
2003年以后,漳州进入杏鲍菇工厂化时代,杏鲍菇的产量逐年增加,到2010年杏鲍菇工厂达到80多家,杏鲍菇日产量300多吨,累计投资超过6亿元。漳州成为杏鲍菇的主要生产基地。涂改临是杏鲍菇工厂化的主要推动者。
从2010年开始,涂改临所长致力于蘑菇工厂化、标准化的研究与探索,先后学习考察了欧美及国内的工厂化生产企业,经过研讨论证,提出建设蘑菇工厂化示范点“漳州模式”的发展计划,并及时向市、区领导建议。2015年,漳州台商区主要领导采纳建议,同时出台扶持蘑菇发展政策,并责成区内龙头企业、合作社率先进行工厂化示范。
2011年到2015年,涂改临用了五年时间说服政府重视漳州市蘑菇产业升级,得到漳州市政府、漳州台商区政府的认可,并出台扶持蘑菇发展红头文件。
2015年2月5~8日,所长涂改临带领漳州台商投资区政府考察团到山东考察蘑菇工厂化生产。在漳州市政府和台商投资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确定了在台商投资区建设三个蘑菇工厂化示范点,2016年上半年已先后建成投产。采用“政府牵头、龙头企业承建,合作社示范、种植户购买服务”的发展模式,通过投建蘑菇三次发酵料生产基地,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优质标准的蘑菇三次发酵料,以龙头带动农户,引导农民实现真正意义的工厂化生产,由一年1茬栽培变为一年6~8茬栽培,彻底改变50年的传统生产模式,向工业化模式转变。未来3~5年,蘑菇产业将成为漳州市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实现一村一厂、一户一车间的家庭蘑菇工厂格局。
2016年11月14~17日第十届漳州中国蘑菇节期间,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食用菌行业专家、学者、从业者500多人观摩台商投资区东美蘑菇工厂化示范点,对涂改临所长提出的打造“一村一厂,一户一车间”的家庭工厂化模式,给予很高的评价。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西蒙、李玉院士先后到台商投资区东美蘑菇工厂化示范点参观,称赞家庭蘑菇工厂是个好模式。
现在,涂改临又定下新的五年计划,从2016年开始到2020年,五年实现漳州市50﹪以上农户进入蘑菇工厂化栽培,成为改写50年来漳州蘑菇产业的传统生产模式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