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现基因水平转移是剧毒蘑菇的产毒机制

    发布时间:2018-08-2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最新发现,属于不同科别的剧毒蘑菇,能合成相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鹅膏毒肽”,源于早年发生的基因水平转移事件。
        据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罗宏副研究员介绍,毒素是蘑菇因自我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可驱走对其有伤害的昆虫或其他动物,让后代孢子有机会成熟并得以传播和繁衍。因此,一些蘑菇进化出了高效的“毒素生产线”,增强了其生存适应能力。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已发现世界上最毒的鹅膏属、盔孢伞属和环柄菇属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分别隶属分类学中三个不同的科,但却都能合成同一类毒素——鹅膏毒肽。但是,对这三大类剧毒蘑菇的“鹅膏毒肽生产线”如何进化而来,却众说纷纭。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研究发现,合成令人毛骨悚然的“鹅膏毒肽”并非这些蘑菇“原创”,而是由一个不知名的祖先发明的,这些“走运”的蘑菇利用“草船借箭”这一绝招,通过基因水平转移的方法,“投机取巧”,将剧毒蘑菇合成毒素的蓝图――基因――“山寨”了一份,巧妙地“借”来了“箭”,把自己武装了起来!其他生物也许要花费几万年才能进化来的技能,这些蘑菇则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弯道超车”。研究还发现,“借箭”是从环柄菇到盔孢伞再到鹅膏分步骤实现的。鹅膏虽然最后才获得这一毒素合成“秘方”,但却将这“秘方”发扬光大,踵事增华,进化出了合成新毒素的能力,因此其毒性超过了盔孢伞和环柄菇,不愧为“毒王”,成为90%蘑菇中毒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合成鹅膏毒肽的机制大大出乎人们的想象。罗宏副研究员表示,这几种毒蘑菇的祖先,早年曾有共处同一生境的经历,它们通过基因水平转移的方法,将环柄菇或接近环柄菇的剧毒蘑菇合成毒素的基因“山寨”了一份,加入到自己的基因中去,这个机制非常复杂,在其他生物或许要花费几万年才能进化而来。
        该研究为解析剧毒蘑菇的产毒机制,为今后基于基因组、基因工程等手段精准挖掘和利用毒素资源,为科学检测和预防此类蘑菇中毒,提供了基础性的科学依据。研究成果以“The MSDIN family in amanitin-producing mushrooms and evolution of the prolyl oligopeptidase gene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菌物协会官方期刊IMA Fungus杂志。罗宏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及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科技专项培育项目(XDB31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377)、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人才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人才项目资助。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云南发布5款野生菌旅游产品

    近日,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产业专家组“野生菌+旅游...

    2025-09-01 11:21:23

    四川:木里县野生菌交易市场火热

    近日,在木里县李子坪乡黄泥巴村菌子收购点,前来卖菌的...

    2025-08-06 14:09:28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迎来产销旺季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迎来产销旺季

    近期,随着雨季的深入,云南野生菌迎来产销旺季,位于昆...

    2025-08-01 13:41:02

    落户嵩明!野生菌保育促繁技术应用推广建设项目完成签约

    落户嵩明!野生菌保育促繁技术应用推广建设项目完成签约

    近日,云南昆明市2025年科技服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

    2025-07-23 09:14:44

    云南南华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2322.65吨

    云南南华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2322.65吨

    据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专班办公室...

    2025-07-11 10:07:03

    云南昌宁县四角田村菌农野生菌收入突破1500万元

    云南昌宁县四角田村菌农野生菌收入突破1500万元

    云南昌宁县田园镇四角田村菌农们在忙着采摘成熟的红菌、...

    2025-07-09 13:34:31

    云南武定县:野生菌总产值达7.35亿元

    云南武定县:野生菌总产值达7.35亿元

    武定县拥有16.45万公顷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55.83%,...

    2025-06-30 10:36:51

    奇富科技赋能云南中屏镇野生菌项目

    奇富科技赋能云南中屏镇野生菌项目

    日前,上海奇富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启动2025年ESG重点工程,...

    2025-06-11 10:24:17

    别乱采!西安及周边地区几乎没食用价值较大的野生菌

    截至目前,陕西省的野外科研团队已鉴定出565种秦岭野生蘑...

    2025-06-11 09:48:32

    2025版云南省野生菌中毒风险地图发布

    2025版云南省野生菌中毒风险地图发布

    云南是全球野生菌品种和数量较多地区,世界已知野生食用...

    2025-06-06 11:12:08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