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在以“新时代新菌业新作为”为主题的2018中国国际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上,“香菇菌棒袋栽”技术创始人——福建省古田县大甲镇农民彭兆旺被授予全国食用菌行业“工匠精神奖”。
彭兆旺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食用菌技术创新,用自己追求极致的精神和孜孜以求的行动砥砺前行,诠释着菌业的“匠技和匠心”。他发明的“香菇菌棒袋栽”技术,改变了全世界食用菌产业的格局,促使我国取代了日本原世界香菇产业霸主的地位,香菇成为我国生产区域最广、总产最高、影响最大的食用菇类。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曾这样评价彭兆旺:“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彭兆旺解决了贫困山区农民收入的问题。”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两次到彭兆旺家中看望他,鼓励他“让山区农民摆脱贫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致敬这位长期默默无闻耕耘于乡村科研一线的平凡农民。他的朴素、诚实、严谨、和善让人亲近,他对农村、对家乡有着赤子般情怀让人感动,他对扶贫事业犹如“滴水穿石”一般的坚毅而让人钦佩,一如他的儿子所言“父亲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争名逐利、埋头苦干、默默无闻,怀着一棵善良而悲悯人的心”。
一个“疯子”的八年“折腾”
1990年10月25日,全国香菇生产专业会议向全世界宣告:“中国香菇年产量突破万吨,居世界首位,成为香菇生产大国。”业界都清楚,助力我国香菇栽培飞跃发展的领军人物,是福建省古田县大甲乡农民彭兆旺,他所成功研发的“香菇菌棒袋栽”技术被称为“生物原子弹爆炸”,标志着结束了近千年来香菇祖师爷吴三公开创“段木栽培香菇”的历史。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赠诗如此赞赏:“林茂菇丰非梦想,禁段木兴菌棒。三公有知应叹,功归彭兆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对彭兆旺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对食用菌作出了革命性贡献的人是彭兆旺,而不是我们这些专家教授。”
这种袋栽香菇新技术,是以杂木屑及农作物秸秆麸糠为原辅料,人工合成后装入塑料薄膜袋内作为长菇的载体,单产比段木栽培法提高10倍以上,生产周期比段木法缩短三分之二。这一创举为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门路,极大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腾飞。
在这袋栽香菇成功的赞美声中,谁都不会忘记此项技术的发明者彭兆旺,在这其中呕心沥血付出多少艰辛,熬过多少不眠之夜。彭兆旺生于古田县赤贫、落后、闭塞的山旮旯——大甲乡(现为大甲镇)大甲村。大甲乡可谓贫苦之大名甲于古田,因为僻远而人称“古田的西伯利亚”。闽东方言顺口溜道出了当时的贫困——“吃的甘薯饭,穿的粉袋裳,住着低瓦房,烤火笼取暖。”“若要盖竹(大甲)兴,除非黄土变黄金。”
“几乎没有菜吃,就炒盐巴下饭。就是炒菜也没有油,一块大肥肉在热锅一擦后再炒菜,擦的次数多了,那块大肥肉都变黑了。没有衣服穿,就把尿素袋拿来染色作裤子穿。小时候哪有什么理想,梦想就是填饱肚子。”彭兆旺平淡地讲述着。乡邻们是以炒盐巴当菜下地瓜米饭,其困顿贫穷之状无以言表,是当今过着幸福生活的人们无法体会的。当年,大甲人找不到致富的门路,失去的还有信心。
“我二哥高中毕业后,没有钱读书,由大队保送到福建农学院学习。”1965年,彭兆旺的二歌彭兆燧从福建农学院毕业,带回一支银耳试管,并说这个能在木头上长出白木耳。“当时,我哥哥是想在生产队里进行试验,可是生产队不同意,于是自己动员了11户农民联合起来搞一个试验,我全程参与了。”彭兆旺看到哥哥彭兆燧指导农户试验栽培白木耳,结果白莲花般美丽的银耳终于在段木上“开了花”。所种植3立方米的段木白木耳,拿到南平地区供销社里去卖,收入了1800元。这使彭兆旺对食用菌栽培产生浓厚的兴趣,思考着如何以此为突破口来改变家乡祖祖辈辈过着的贫穷生活。
彭兆旺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村里有少量人工段木栽培香菇,地点是在山上树荫下,所产香菇质量比较好,每百斤段木可生产干香菇1.8斤左右。我就思考香菇段木栽培资源会越来越少,如果能利用木屑培养料栽培、室外出菇,既能大面积栽培,农民容易接受和掌握技术,而且还要能保证香菇品质,该多好。”
197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彭兆旺无意中发现,古田农民相继开始发展木屑瓶栽银耳。此时的彭兆旺喜出望外,一个大胆的设想激荡于头脑中:砍树种菇危害社会,安全事故频发,也严重破坏森林、生态,能不能用木屑瓶栽香菇。然而,银耳是定位长耳,一瓶只长一朵,而香菇则是不定向长菇,两个品种的生物特性截然不同。他苦苦寻找段木的替代品,他自乡里锯板厂取了一些被到处丢弃的木屑,并加入棉壳、麸皮等营养物,通过各种容器进行试验栽培对比,终于得到结论是塑料薄膜制成袋,装入培养料,最为理想。由此,他产生了模仿段木制作菌棒而袋栽香菇的理念。
然而,袋栽香菇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塑料袋规格多大多长为适?刚开始,他仿照段木栽培香菇一样的规格,制作了长达100厘米、口径25厘米的特长塑料袋,装满木屑后搬来搬去,破的破,断的断,300多袋只剩下20多袋。由于这种料袋过于长且大,灭菌不彻底,结果杂菌污染严重而失败告终!
彭兆旺并不灰心,继续开展研究试验对比,终于认定料袋规格径宽15厘米、长50厘米最为适合,灭菌效果好,敲定了料袋大小标准。
当时,没有灭菌设备,只能在炒菜锅盖上木桶当作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灭菌灶,从而导致了蒸煮不透、消毒不好,接菌种后不见菌丝走动,杂菌滋生。他说:“像这种失败的原因好找,把塑料袋改小就是了。难的是掌握香菇的生长规律,比如它对水分、变温、光照等的要求,这没有细心观察、认真读书、融会贯通是不行的。”
袋栽香菇需要脱袋后,菌筒转色才能长菇。为了摸索菌筒转色规律和管理方法,他日思夜想,经常半夜三更独自进菇棚掀起菇床上罩膜,摸索人为控制昼夜温差参数,研究人工温差刺激催蕾技术环节,促进菌筒转色长菇。
有一次试验,接菌后不见菌丝走动,喷水后长出绿霉来,晾干又长不出香菇,结果只好一袋一袋扔到溪边。是什么原因失败,彭兆旺冥思苦想……想不到他扔掉的木屑袋,被邻居捡去一截放在室外竟然长出几朵香菇来。
这是失败中开出的希望之花!彭兆旺惊喜之余细心观察,发现它被溪水浸过。这时,他想起前年自己听到一个钓鱼人说,溪里漂浮着木头,上面长着香菇。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彭兆旺一口气跑了30多公里路,沿溪而上追寻。他到溪里把它捞上来一看,不是木块,是上游宁德县中洋乡人培育段木香菇菌种用的菌块。菌块经水一浸,香菇吸足水分,长得可厚实哩!一个偶然的契机,使他悟出其中的奥妙:香菇一如人一样需要“喝水”,要给培养基浸水!
闯过了浸水关,又遇光照关。放在室内培养的木屑袋长出的香菇,菇腿又长又细,菇伞又白又薄,凑近鼻子嗅嗅没有什么香味。这不成了长腿的银耳吗?那时的彭兆旺饭吃不下,头发长了忘记理,白天钻进菇房不出来,晚上翻书到凌晨不想睡。一天夜里,他翻开近700年前王桢(元代农学家)著的《农书》,想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讲的,忽然一行字跳进他眼里“……但取向阳地,择其所宜木伐倒持斧砍,以蒿叶覆之……”他心头一亮,这不是说种香菇不能只注意干湿度,“但取向阳地”——要有光照、“蒿叶覆之”——适度遮荫。思路通了,他跳了起来,种香菇不能像种银耳,要让它回归到大自然中去生长。彭兆旺在田里搭起一座茅棚,“三分阳,七分阴,花花阳光照得进”,人为地为香菇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这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香菇对湿度、温度、空气、光照等生态条件的要求。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发形成“室内培养菌袋,野外搭棚脱袋长菇”的一种菌棒香菇新技术。
曾经的千辛万苦,如今在老人眼中已“神马都是浮云”——当年,没有专业知识、没有信息来源、没有资金、没有设备,白天干农活,晚上坚持研究,熬过无数不眠之夜。为筹资金,他变卖了家里准备建房的木料、砖块,被父亲打了耳光。“整个村里都在议论,搞了这么久时间,没有搞出一点名堂,这是一个疯子。做了失败,失败又做,不服气。”试验的菌棒被公社“割了资本主义尾巴”,他被当成改造教育的对象,在大甲五境堂“被学习”近半个月……
失败和挫折并没有削弱他的意志,他初心不改,锲而不舍,从未停止过对菇类栽培技术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8年的研究探索,1978年初试成功,1981年他的技术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实现了“纯菌种栽培、集中发菌、室外脱袋出菇”,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
这一年,彭兆旺试栽培香菇9000袋。他自制栽培种,经接种培养后搬进野外棚内,脱袋、转色培养出菇,长势良好。高兴之余新问题又起,菌筒长菇采收二轮后久久不见菇蕾。彭兆旺纳闷,一个菌袋只能产出这么多香菇?他反复琢磨,日夜思索茶饭不香。一天,他带着不愉快的心情沿着村前漫步,无意间发现不长菇的菌筒被弃到水潭边却长出很好的香菇。他心里的疙瘩一下子打开了:产菇后的筒内不长菇的原因,是基质水量不足。由此启迪,他研发了菌筒浸水继续长菇这一技术。
1982年,彭兆旺动员邻里亲朋6户,将自己的6000元借于他们,又将自己的住房作抵押,在农村信用社贷款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一起合作栽培香菇,自己做技术指导。经过一年的努力,6户人家均成为万元户。次年,彭兆旺把栽培技术推广给本乡的70多户农民,当年栽培成功率达96%,引起了大甲乡政府的重视。
1984年,大甲乡党委书记、乡长三顾茅庐,邀请彭兆旺主持成立大甲乡食用菌公司并任总经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乡里很重视,把乡政府秘书的办公室搬出来作为我们的菌种室,把乡政府的大礼堂拿来发菌,把政府门口的操场拿来建出菇棚。”菇农种植香菇成本从信用社贷款,由菇农5户一组连保;菌种由公司统一制作,按成本价供应生产户;机械设备、生产辅料,以进货价按需发给生产户;发放给菇农的辅料、菌种等资金待收成后收回;组织技术人员分成16组到各行政村作现场技术指导等等。
于是,彭兆旺的这一新技术,让全乡栽培的香菇像满园春色的鲜花,一夜之间开遍田野、庭院。近水楼台的大甲乡农民首得实惠,据《古田县志》记载:“1986年菌棒香菇技术推广到各乡镇,全县有占总农户25%的农民18000户,栽培3778万袋;1987年全县有32258户农民栽培香菇8400万袋,占农民45%;1988年后每年栽培1亿袋,居全国首位。”
一石激起千层浪,脱贫率之高,引起了宁德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1985年宁德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陈增光号召地区七个县的山区以这项技术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力来抓,并称赞彭兆旺是“菌业发展革新者,香菇生产带头人”。
彭兆旺的足迹遍及家乡古田县大甲乡的山山水水,并把技术无偿奉献给父老乡亲。到1986年全乡有几千户农民靠袋料菌棒栽培香菇脱了贫,当年全乡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比1981年翻了5倍。1986年,彭兆旺应福建省政协的邀请到龙岩地区、南平地区及上杭县等进行香菇扶贫培训。他亲自授课,下田指导,龙岩地区准备了2万元培训费给他,他却分文不取。由于他在全省扶贫事业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省政协授予彭兆旺扶贫“孺子牛”称号。
由于彭兆旺菌棒技术对当地农民摆脱贫困起了巨大作用,他被评为宁德地区优秀党员,在宁德地区党代大会上专门发言介绍他的事迹,引起了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的重视。
1988年的一天,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来到古田县大甲乡,考察了菇农种植香菇的情况,走访了彭兆旺的家庭,并表达了政府的关心。“他很‘奇怪’。来我们这里,不跟乡政府打招呼,也不去乡政府里面,就两个人,另一个可能既是驾驶员又是秘书。两个人就到菇棚里面去看了以后,来找我,跟我了解情况。”
习近平在与彭兆旺的交谈中,询问了有关香菇菌棒栽培问题:“这个香菇种植扶贫的项目怎么样?”“如果推广发展栽培,那么失败的风险大不大?”“推广种植,经济效益怎么样?农民收入增加多少?”“这项技术,对农民来说好不好?学习和操作简单不简单,容易学会吗?”“推广种植香菇,对农民来说成本高不高,农民能不能接受?”习近平详细了解了该项技术推广的难度和风险状况,勉励彭兆旺再接再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乡村脱贫致富。特别是要针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古田县农民进行一帮一、以一带十方式,让他们种香菇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在与习近平的交流中,彭兆旺谦虚地说:“这项技术的创新,包含着各级领导的支持和菇农们的实践,不能归功于我一人。”
同年的另一天,习近平再次到古田县,深入大甲乡食用菌公司调研,考察食用菌项目到底是否适合推广。离开时,他握住彭兆旺的双手说,这项目不错,要尽快将“香菇菌棒袋栽”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为更多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作贡献。
几天后,宁德地区就将此项技术列入闽东地区“星火计划”项目。过了几天,彭兆旺就接到宁德地区食用菌办主任通知,请他到闽东各县为山区农民作专业技术培训。很快,在全区七个县全面推广菌棒栽培量达1.8亿个(袋)。“几次到地区开会,习近平看到我,招呼我在他身边坐下,向我了解有关技术与扶贫情况。”
彭兆旺香菇室外木屑袋栽技术的突破,使大甲人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曙光。一时间,大甲成为全县、全省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客商们蜂拥而至,形成了一条菌种供应、香菇种植、市场销售的产业链,大甲香菇闻名遐迩,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古田县每年栽培香菇超过1亿个(袋),三分之一农户从事菇业。
由于香菇对扶贫产生了立杆见影的效果,习近平的著作《摆脱贫困》一书中有6处提到香菇与食用菌产业。由习近平主持编纂并作序的《滴水集》、《闽东四十年》均提到彭兆旺及香菇产业,特别是《滴水集》一书中有5页专门介绍彭兆旺与他发明的香菇技术的扶贫事迹。
闽东地区菌棒香菇迅速发展,促进了福建许多县市的香菇栽培。1996年福建省香菇栽培量达到6亿袋,占全国香菇总栽培量的“一半江山”。很快,香菇成为福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随后,江西、浙江、湖北、安徽、广东、河南、河北等省区,先后派员来到大甲参观学习。彭兆旺毫无保留地传授,促进了香菇袋栽新技术迅速传遍省内外。香菇产业的发展,致富了一批“职业菇农”。
古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余榕梅说,彭兆旺的科学精神令人敬佩,但他不慕私利、公而忘私的品格更是令人肃然起敬。1985年,美国有人通过报道了解到“香菇菌棒袋栽”技术问世,特写信邀请彭兆旺去美发展,并在美申报专利。彭兆旺没有为名利所动,还是选择留在国内发展。从1986年至1992年,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公司免费为他们提供雨鞋、雨伞,免费食宿,免费培训“香菇菌棒袋栽”。
1987年3月,宁德行署授彭兆旺的发明为“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在西安举行的首届“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上,彭兆旺发明的“香菇菌棒袋栽”荣获金奖。同年9月,农业部授“香菇菌棒袋栽”技术以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彭兆旺“全国科技致富能手”的称号,当年还被古田县大甲乡聘为科技副乡长;1991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评其为劳动模范;1991年10月,国家科委评他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
香菇,又名香蕈,素称“山珍之王”,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食用菌专家阮毅说,彭兆旺发明的“香菇菌棒袋栽”技术,直接推动香菇袋料栽培在我国大江南北迅速普及推广,很快就打破了千百年来段木栽培香菇的历史,引来中国香菇产业发展中的“80年代春天”,并成为世界食用菌栽培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彭兆旺也由此被誉为“当代菇神”、“菌棒食用菌产业之父”。
千蕈盛开惠万民,不上瑶台富穷乡。这么多年来,中央一直把扶贫脱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改革开发后,三农问题备受关注。彭兆旺以数十年实践的积累、观察、研究,发明的袋料菌棒栽培香菇技术引领菌类栽培,实现了产业化,更推动了食用菌产业脱贫。
1985年,彭兆旺应邀到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林站指导香菇菌棒技术。当年这里的农民生活贫困,住的是土瓦房,外面下雨,屋内成水塘。如今,三里岗流传民谣“一年种菇盖新庐,二年种菇存银行,三年种菇奔小康”。随州市2017年食用菌产值达200亿元,曾都区42%的农民种菇脱贫致富。
食用菌产业是典型的生态扶贫产业,是构建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的典型行业,有“点草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之称,生产方式灵活、规模可大可小、效益高,在精准扶贫和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彭兆旺发明的菌棒技术非常适合于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直至今天,菌棒袋栽技术仍在我国农民的脱贫致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目前,国内不少贫困地方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把香菇种植作为当地的脱贫产业,香菇正成为我国南北方贫困地区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的助农增收、脱贫摘帽的主导产业。2016年11月,一部名为《一个农民的贡献》的电视纪录片荣获中国“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长)片”大奖,再现了老菇农彭兆旺的菌界生涯与扶贫事迹。
2003年,彭兆旺成立了上海丰福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三代传承种菇,开始了菌菇产业的现代企业化运营,工厂化香菇菌棒等产品出口欧、美、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彭兆旺的儿子彭泽福年轻有为,还摸索出一条“现代都市林下菌菇产业”发展新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传承父亲一手开创的“国内制菌包,国外长香菇”业务,推出“移动农业,新鲜到家”的创新项目,推动了城郊农民致富和食用菌休闲文化的发展。看到儿子事业兴旺发达,彭兆旺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晚年的彭兆旺,虽生活在古田,但仍然关心农民朋友发展香菇生产,给力精准扶贫,再立新功。令彭兆旺欣慰的是,自己早年的科研技术在今天增强了许多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有效地破解了一些地方脱贫增收难的瓶颈,带动贫困户搭上了“脱贫快车道”,奔走在幸福的康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