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十二连城乡董三尧村李军的蘑菇培育室里,地上整齐摆放着的菌棒上,一簇簇一丛丛香菇长势喜人,圆润饱满的“身姿”,上面撑开一顶顶“小伞”。
一位曾经开出租车的“的哥”回乡发展特色种植,带领家乡人共走脱贫致富路的经历,在当地被熟知。近日,记者来到董三尧村见到了这对夫妇。
李军是十二连城乡董三尧村人,2003年,三十岁出头的李军也和身边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到城里打工谋生,但辛苦的“的哥”职业收入也并不可观,久而久之李军就放弃了这份跑出租的营生,决定回乡创业发展。2009年,李军开始回乡“单干”,盖起了村里的第一栋瓜菜大棚,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万事开头难,种大棚靠的不仅是苦力,专业的种植技术也直接影响大棚的产量,好在夫妻俩都是勤快人,他们一边翻书学,一边请教乡里的技术人员,大棚也在夫妻二人的共同经营下有了好的收益,虽然苦一点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历过多年的努力和省吃俭用,夫妇俩已积攒了一笔资金。
有了前期种大棚的些许经验,李军也不断的在外面考察学习种植技术,2016年,在政府及乡镇、村领导的鼓励扶持下,李军决定把蘑菇种植基地搬回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的老家,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他认为家乡的气候很适合蘑菇生长,且蘑菇产量高,销路好,发展前景良好,通过充分思考、分析和市场调查,下决心发展蘑菇产业来实现致富之梦想。
当年,自投40万菌棒的35栋香菇大棚拔地而起,大棚建起了,菌棒投放进去,但最终的收益却不尽人意。第一年刨去本钱,纯收入所剩无几,期间还没有算上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虽然没有赔钱,但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李军循着种香菇的“痛点”,决定找出病根。
后来,在花钱买回来的菌棒上他找到了破绽,这种从外地花大价钱买回来的菌棒“掺假”太严重,这种菌棒的原料本是需要优质的柞木屑作为填充,而商家却在里面掺了假,导致菌棒的出菇量少,品质也大打折扣。
“我们的蘑菇基地这么多,规模又这么大,销路也不愁。我们在菌棒的选择上一定要把好关,这样种出来的蘑菇品质才会好,量才能上去。”妻子的一番话让李军茅塞顿开,有了前期的教训,在后来的菌棒购买上自己也留了心,去年光种蘑菇一年收入就很可观了。
今年,他有了大目标,作为党员中心户的他动员村主任和三委成员要搞个“大项目”,作为带头人的他们决定要充当第一次“吃螃蟹”的人。
“说实话,刚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作为带头人我们先引头先干,先看效益如何,像这样风险大投入高的项目我们先试试水,如果效益上来了,我们就把全村人都带动起来,和我们一起干,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董三尧村村主任高荣飞说。
介于从外面大价钱买回来的菌棒成本较高的的情况下,他们一致决定自己来制菌棒。前段时间,他们几个带头人专程从山西、河北考察回来,学习了制菌棒的技术,四个人自筹近百万元准备在村里建一座制菌棒的厂子。菌棒厂建成后,村民就不需要从外地购买菌棒,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菌棒的成本,而且菌棒的品质也有了保障。从制菌棒到培育香菇再到外销,就实现了一条链的生产。
经过长期的市场考察,李军在蘑菇种植上是很有信心的,“现在每斤蘑菇批发价4元,还供不应求,等到菌棒厂建起来,就是要把农户纳入进来,由我们提供技术和菌棒,再由我们统一收购销往市场,从而带动全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共同致富。”李军向记者介绍说。
采访期间,一家农产品推广平台的工作人员到李军家的大棚里考察香菇品质,并且愿意为村里的香菇搭建销售平台,招揽采购商到村采购。
正在采摘蘑菇的村里的一个大姐说:“香菇大棚经常雇佣村民帮工,我们在这里干活既能照看家里,又能赚钱,一举多得!”。今年12月,等到菌棒厂建起后,又可以为村里解决就业岗位。
眼下,李军自建的仓储冷库也已经投入使用,自己的香菇都卖到了北上广,蘑菇种植已经小有规模了。他觉得培育种植蘑菇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关于蘑菇培育方法,他也希望把自己的技术教给更多周围的人,把村里周边的那些闲置的大棚利用起来,通过“党员中心户+致富带头人”的模式,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种植、培育技术来脱贫致富,让这朵小小的香菇为村民们撑起“致富伞”。
在脱贫攻坚战中,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看干部,“火车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连城董三尧的“党员中心户+致富带头人”的模式为所有村开了好头,他们的实际行动也诠释了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品质和为党分忧的干部本色,同时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