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平时是一种在秋冬天气比较凉爽的季节里才能正常生长的食用菌,气温如果超过30度就会停止生长,而如果气温超过36度两小时内,香菇的菌丝就会死亡。因此很多种植户都会选择在秋天开始让香菇生长,这也是过去在夏天很难见到新鲜香菇的主要原因。
虽然夏季无法生长香菇,但是市场的需求却很旺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河南省农科院资环所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郑州试验站站长康源春研究员结合嵩县扶贫的需要,巧妙地利用嵩县高海拔的气候优势,创新性地提出在海拔1300米的嵩县车村镇拜石村开展夏季高温香菇的试验性示范种植,尝试开创嵩县高海拔地区夏季高温香菇生产基地。
进入位于高山深处的拜石村,在一片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一望无际的白色塑料大棚映入眼帘,很是壮观,那便是山顶盆地里的香菇基地。基地负责人、河南省展宏食用菌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良对记者说,他们公司已经在该地建设了150个香菇生产塑料大棚,共种植了80多万棒的香菇,预计能够生长高温香菇225万斤,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次在嵩县的海拔一千三百米的山顶盆地里种植香菇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接下来就能够对接贫困户,让他们种植夏季高温香菇,增加收入,助力脱贫。”河南省嵩县车村镇副书记吴建杰满面喜悦地介绍道。
“在高海拔山区尝试发展夏季高温香菇,不仅要选好品种,还要做好各个环节配套技术,才能保证多出菇、出好菇。”当地乡村菌业专家管中显说。
“对于这次试验性的示范基地建设,从目前的香菇出菇情况,应该是取得了重要的突破,高海拔山地的冷凉气候,是发展夏季高温香菇的一个优势,但是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培育出一个特色产业,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努力。”康源春说。
对于嵩县的香菇产业扶贫这件事,康源春这位食用菌专家付出的不仅限这一个地区。从2018年5月河南省农科院点名让康源春带队进入嵩山开展香菇产业扶贫以来,他带领团队跑遍了嵩县的16个乡镇,用了一年的时间内让嵩县的香菇产业迅速增加了规模和品牌效应。
由于当地从业人员基础理论薄弱、技术水平不高,康源春在当地开展技术培训30多次,培训各类人员1000多人次,重点培养以张金良、乔光辉为代表的香菇种植大户30多人。同时,针对当地香菇优良品种缺乏,没有专业菌种厂等现实问题,康源春在白河镇等示范香菇优良品种50多个,帮助当地建立规范化菌种生产企业,使优质菌种利用率达到70%以上。
此外,针对当地香菇生产灭菌时间长达数天,接种技术不规范、菌袋成功率低于80%等技术瓶颈,康源春带队坚守在示范基地生产现场,从改进灭菌工艺入手,形成了一天完成灭菌,接种成功率达到99%以上的技术规范,为嵩县香菇转型升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目前,在康源春及其团队的帮助下,嵩县已经建立5个香菇规模化生产基地,示范5项关键生产技术,建成了嵩县第一家现代化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基地,全面提升了该县的香菇菌棒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由4000万袋增加到6000多万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