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指南编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实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科技助力精准脱贫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为目标,重点围绕有机旱作农业、功能农业(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构建“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等领域的创新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在充分征集社会需求、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2019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申报指南》,现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领域
2019年度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以择优竞争的方式组织,按照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组织推荐。
(一)重点项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以“有机”引领的旱作农业是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耕地质量提升、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植保调控、抗逆优质种质资源创制、农艺农机配套融合等关键技术创新环节,构建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的思路,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园区建设为载体,聚力打造酿品、饮品、乳品、主食糕点、肉制品、果品、功能食品、保健品等产业集群,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技术保障。
重点项目应整体申报,必须涵盖该项目下所列示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主要关键技术要突出创新性和先进性。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组织优秀团队申报,应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和明确的应用目标,能够形成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财政支持经费采取分年度下达,未入选的项目不再参与一般项目的评审与立项。
(1)山西有机旱作生态植保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我省主要粮果(小麦、玉米、苹果、梨)作物,研究有机旱作条件下病虫草害发生特点与规律;研发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新技术;研发栽培、整型修剪与植保协同增效控制病虫草害发生的生态植保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重大害虫物联网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优化集成植保绿色生态+生物防治+安全治理的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生态植保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研发粮果主要病虫害有机旱作绿色防控关键技术3-4项;研发基于生态植保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新技术3-4项;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生态植保技术体系2-3套,并制定相关标准2-3个;建立50-100亩的核心示范田(园)2-3个,示范田(园)内化肥减施10%,农药减施20%,果园透光率达2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3项。
(2)艺机一体化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旱区农田土壤肥力不足、耕层结构与蓄水能力较差、有机肥源短缺及畜禽粪污面源污染问题,研究土壤扩蓄增容、提升耕层质量的深松与深松年限技术;研究畜禽粪污有效堆腐、农田就近肥料化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果园废弃果枝肥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不同作物有机肥田间施撒机械设备;集成艺机一体化耕地质量提升综合技术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研发畜禽粪污处理机械装备2-3件;集成艺机一体化耕地质量提升综合技术模式2-3套;示范200-300亩,有机肥替代化肥率达到15%-25%,果园示范区耕层土壤有机质三年提升1-2g/kg;制定标准1-2项,申请发明专利2-3项。
(3)主要农作物抗逆优质种质资源创新与发掘。
研究内容:针对大豆、小麦、谷子等主要粮油作物,采用杂交、诱变、基因编辑等现代种质创新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一年多代等高效育种方法,创制具有突出特点的抗旱、抗寒、抗病、耐瘠薄、早熟、优质等新种质材料,提供育种家应用。采用芯片技术、SSR和KASP标记对我省小麦、谷子“名优”、“骨干”品种及其衍生后代进行精确的基因型鉴定,在表型精确鉴定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品种在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本质和特点,挖掘发掘育种关键位点,创制优异种质材料。
考核指标:筛选优异种质100份以上,创制抗旱、抗寒、抗病、耐瘠薄、早熟、优质等新种质30份以上;资源分发利用300份次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3项。
(4)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
研究内容:立足山西南部麦区(国家黄淮冬麦区)和中部麦区(国家北部冬麦区),利用三系法、二系法和化杀法,创建杂交小麦不同杂种优势群,挖掘杂交小麦核心种质,建立亲本快速选育、杂交种组配、种子高效生产等新技术,培育强优势小麦杂交种。
考核指标:创建小麦杂种优势类群;鉴选和创制优良亲本5-10份,其中不育系不育度达到99%以上、制种异交结实率达60%-70%,恢复系对不育系的恢复力达到92%以上,化杀法制种纯度达92%以上;培育小麦强优势杂交组合2-3个,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 2-3项。
(5)丘陵山地专用农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丘陵山地拖拉机、播种机、农机装备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解决丘陵山地作业机组行走机构、悬挂机构的山地适应性、姿态自动调整、动力传递与高效驱动、多点动力输出、自适应种床制备、智能化控制和自主作业等关键技术,实现丘陵山地农业装备的高通过性、高稳定性、高地形适应性。
考核指标:突破车身自调平和山地行走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创制山地拖拉机1种、配套农机具2-3种,适用于15℃以下的坡度作业,播种深度合格率提高5%-10%;制定标准1-2项,申请发明专利3-5项。
(6)优质小麦及特色杂粮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山西特色杂粮(谷子、高粱、马铃薯、荞麦、藜麦、燕麦、胡麻等)功能性成分挖掘不足,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落后,产品方便性、连食性、适口性较差等问题,利用我省优质小麦和特色杂粮优势,开展杂粮功能成分挖掘、加工适应性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等研究;工业化主食糕点与传统面制食品功能提升、新型功能食品创制及传统发酵制品(酒、醋)现代技术改造与过程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工过程有害物质识别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功能性成分高值化利用和产业化加工技术体系,并进行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特色杂粮主要功能成分的提取技术及分析方法3-5项;创建酿造品、主食糕点等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3-5项、有害物质控制关键技术2-3项;创制功能化、工业化特色酿造品、主食糕点新产品3-5个,与2-3个企业合作示范;制定产品标准3-5项,申请发明专利3-5项。
(7)主要果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山西特色果品(苹果、梨、红枣、沙棘、核桃、山楂、杏、桃等)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水平较低,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落后,功能产品创制不足等问题,开展果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和品质控制技术开发研究;特征性功能成分挖掘与利用研究;多元特色饮品、发酵制品、脱水粉片干、低盐糖腌制品等全果休闲功能食品的短链简化创制关键技术研究;果品加工过程标准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加工副产物生物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加工专用品种筛选及示范;建立果品加工产品的高值化、多样化利用和产业化技术和示范体系,推动果品出口平台建设创新。
考核指标:形成特色果品保鲜、品质分析和调控、功能成分研究技术及方法3-5项;创建果品、饮品等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3-5项、标准与质量控制技术2项;创制高端果品、特色饮品加工新产品3-5个,与2-3个企业合作示范;制定产品标准2-3项,申请发明专利3-5项。
(8)主要畜禽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畜禽(牛、羊、猪、鸡等)产品(肉、蛋、奶)技术工艺研究薄弱,传统加工工艺工业化程度较低等加工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宰后肌肉食用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技术,中西式肉制品加工过程品质保持和控制技术,肉制品低温灭菌防腐保鲜技术研究;开展乳制品专用益生菌选育及功能开发,新型奶粉、发酵乳制品、益生菌制品等产品研制;畜禽产品有害残留物检测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研究;畜禽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理论与加工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形成特色畜禽产品品质调控技术3-5项;创建乳制品、肉制品等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3-5项、有害物质控制关键技术2-3项;创制特色肉制品、高端乳品等新产品3-6个,与3-5个企业合作示范;制定产品标准3-5项,申请发明专利3-5项。
(9)药食同源核心资源功能挖掘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山西药食同源核心资源基础研究薄弱、功能性挖掘不足、产品功效不明等瓶颈问题,开展药食同源动植物资源(山楂、杏仁、沙棘、阿胶、枣、桔梗、菊花、党参、黄芪、连翘等)功能成分挖掘及量效、构效关系研究;功能性成分提取和营养富集技术研究;加工适应性与现代加工技术下活性物质调控技术研究;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特膳食品及高端提取物产品创制关键技术研究;食品功效评价研究;建立药食同源核心资源加工利用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形成药食同源动植物资源等主要功能成分的提取和营养富集技术3-5项;创建功能食品和保健食品等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3-5项、有害物质控制关键技术3-5项;创制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特膳食品等3-5个,并与2-3个企业合作示范;制定产品标准3-5项,申请发明专利3-5项。
(10)珍稀食药用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山西特色野生台蘑资源收集,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并确定野生台蘑分类地位;适合我省气候特征的黑皮鸡枞菌、山西野生羊肚菌等珍稀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马鞍菌等野生食用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高值化台蘑、马鞍菌、羊肚菌珍稀食用菌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及作用机理研究;山西珍稀食药用菌功能评价体系构建、高附加值功能产品开发。
考核指标:收集山西特色野生台蘑资源100份以上,明确其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地位;培育与筛选出高值化台蘑1-2种;形成适合山西气候特征的黑皮鸡枞菌、山西野生羊肚菌、马鞍菌等珍稀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2套;构建山西珍稀食药用菌功能评价体系1套;开发高附加值功能产品1-2个,“菇+”复合功能产品4-5个;制定标准3-5个,申请发明专利3-4项。
(11)城郊高效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美景构建、先进技术、绿色产品、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科普基地为目标,开展特色果蔬、观赏植物资源发掘、品种引进与鉴选;设施功能果蔬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景观农业创意研究与示范;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城郊农区污染物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挖掘现代农业多功能特性与增值潜力。
考核指标:研究集成设施果蔬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3-5项,减肥减药10%-20%;构建果蔬智能化无土栽培、环境控制、工厂化育苗和生产技术3-5种;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作物资源圃1个;形成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和污染物监测技术1套;制定标准3-5个,申请发明专利3-5项。
(12)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农牧循环模式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盐碱地优质饲草丰产栽培与调制技术;粮草轮作技术与粮-草-畜配置模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牛羊优良品种高效繁育技术;牛羊健康养殖及重要疫病防控技术;功能性饲料加工技术;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优质功能畜产品生产调控技术;投入品(饲草、饲料、兽药)功能成分标准化检测技术;建立草畜一体化优质功能牛羊肉、奶生产体系。
考核指标:形成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盐碱地饲草高效生产技术1套;创制粮-草-畜一体化循环利用生产模式1个;构建奶牛、肉牛和肉羊高效繁育体系各1套;形成牛羊健康养殖技术及主要疫病防控技术各1套;研制功能性饲料2-3种和抗生素替代品2-3种,研发功能畜产品3-5种;制定标准5-8项,申请发明专利3-5项。
(13)农村改厕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我省不同区域农村厕所应用现状调查研究;研发适合于我省农村的旱厕技术和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不同区域农村厕所适宜技术与模式研究;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集中治理技术与装置研发;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及产业化推广模式,开展成套技术应用体系集成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生态卫生旱厕建造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核心技术3-5项;提出适宜我省农村厕所及粪污处理技术模式4-5项;改厕后粪污无害化处理率100%;制定标准3-5项,申请发明专利1-2项。
(二)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围绕我省区域(县域)优势与特色,开展主要农作物、杂粮、果蔬、道地药材、花卉、林木等的新品种(系)选育、高效栽培研究;优良畜禽水产的品种资源保护、种质创新、新品种(系)选育和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研究;传统特色食品功能提升、食品营养组学与溯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源头阻控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灾减灾研究;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研究;农业大数据与精准农业研究等。实现农业产业技术集成与迭代创新,带动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以产学研合作方式联合申报,在同等条件下,倾斜支持低收入群体集中的财政困难县及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企业申报的项目。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资格条件
1.申报单位为山西省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必要的研发条件和较强的产业化能力,诚信状况良好,运行管理规范。
2.项目负责人须是在职在岗的科研人员,并有三年及以上与项目相关的工作经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信誉,研发团队要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
省级单位申报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资格(含副高)或博士学位;市、县级单位申报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含中级)或硕士学位。
3.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申报人须严格按照《山西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办法》、《山西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申报和评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申报。预算编制精确、合理,坚决杜绝虚假预算。
(二)申报方式及申报时间
1.项目申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山西省科技厅网站(kjt.shanxi.gov.cn)山西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完成注册填报工作。
2.网络申报成功后,申报单位将生成的书面申报材料用A4纸双面打印、按顺序将申报材料和附件简装成册,一式五份,按要求签字盖章后报送至项目组织单位,由组织单位签字盖章后集中报送至专业机构。
3.在规定时间内,将书面材料报送至指定地点。
(三)材料要求
申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以下资料:
1.在山西省科技计划管理系统中正式填报生成的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书。申报书包含研发内容、关键技术、创新点、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社会及经济效益、工程示范、知识产权等,要求申报内容合理可行、重点突出。
2.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申报财政资金80万元(含)以上的填报);
3.相关附件:
(1)项目合作协议(包括产学研合作协议);
(2)与项目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文件等(上传数量不超过3个)。
三、业务受理单位和联系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由山西省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调整至山西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中心。
受理单位:山西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中心
联 系 人:张峻瑜 牛 川 0351-2527892
地 址:太原市迎泽大街366号4层413室
管理处室: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
联 系 人:重点项目:王潇冉 0351-406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