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种地还能评职称?多地试水职业农民职称评定

    发布时间:2022-12-07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此后,吉林、山东、浙江等地纷纷试水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此举在畅通“新农人”职业发展道路、吸引人才扎根乡村的同时,也面临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最近,李宗光评上高级农技师职称的消息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成了新鲜事。
     
    “种地还能评职称?”不仅很多村民觉得不可思议,评上职称的“乡创客”农安县宗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宗光在申报时也是半信半疑。
     
    为了更好地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吉林、山东、浙江等地纷纷试水为扎根乡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乡村振兴人才评职称。此举在宁静的乡村荡起阵阵涟漪。
     
    专家表示,为“新农人”评职称,是对乡村人力资本的重视,也体现出对人才专业化的需求,有利于畅通乡村振兴人才的职业成长,拓宽乡村振兴的引才之路。不过,要让“新农人”对这一人才评价制度“热”起来,关键还要看社会认可度。
     
    乡村能人拿到“官方认证”
     
    “拿到‘官方认证’的职称证书,感觉沉甸甸的。”吉林延边光东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丽娜,是吉林省首批300名获评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的乡村能人之一。
     
    2021年,吉林省人社厅开始探索为乡村振兴人才评职称,还专门制定《吉林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评审主要面向长期扎根基层、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技术能手、电商营销人员等,设置乡村振兴农经师、乡村振兴农艺师、乡村振兴电商营销师等9个专业,每个专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副高级)3个层级。
     
    实际上,早在2017年7月,浙江省就提出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农业系列职称评审范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此后,吉林、山东、浙江等地试水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甚至有不少职业农民已经评上“正高级”。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对引领新农民转型,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乡村人才队伍意义重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童天表示,从全国来看,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已成为新时代人才评价工作的新风向。
     
    据吉林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张福新介绍,两年来,吉林省已有3962名乡村振兴人才获评职称,其中有600名乡村能人获评高级职称。
     
    评审有啥“硬杠杠”?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专业技术职称通常是针对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校科研人员,参评者往往需要满足学历、论文、研究成果等“硬杠杠”。那么,农民评职称也有这样的“硬门槛”吗?
     
    张福新介绍说,《吉林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试行)》中特别明确,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申报,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奖项、不唯论文。同时,针对9个不同专业,分类制定了不同评价标准,重点评审参评者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综合能力。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的评审办法、评选标准有所不同,有的是对从事相应农业技术年限和参加农业相关业务学习培训学时有要求,有的是对现代农业技术或生产经营或指导服务达到的产业规模等有要求,但共同之处都是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农民干什么,就评什么”。
     
    李宗光所在的合作社创新采取“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六行种植模式”进行耕种,在保护黑土地的同时,实现农户每公顷减少农资投入1000多元,目前已推广种植10162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此次参加职称评审,李宗光正是凭借这一亮眼实绩顺利过关。
     
    “能为乡村发展做什么,能给农户带来多少收益,这些都是评审‘硬杠杠’。”杨丽娜说,她创办的公司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利益共享的运行模式,让所辖3个村从贫穷落后村变成闻名全国的旅游村,村民人均年收入提升1.6万元,是原来的近6倍。这些带动村民致富的业绩,也是她获评职称的关键。
     
    让职称评审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不久前,得知自己成为省内第二批获评高级职称的乡村振兴人才、吉林省德惠市德源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龙兴奋不已。
     
    张兴龙在返乡创业后,摸索出鸡舍标准化清理消毒流程,使原来每批肉鸡出栏后14~21天的空栏期缩短至4~7天,每个养殖场每年可多养1~2批鸡。在他看来,高级职称是对他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认可,也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证”。
     
    乡村振兴人才有了职称“傍身”,除了个人荣誉感、社会认同感提升,还有配套的奖励补助和政策倾斜,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扎根乡村的热情。
     
    去年,杨丽娜通过高级农经师评审后,同时获评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杰出人才,不仅能连续5年每年获得3000元奖励,还有出去培训学习的机会。她说:“现在扎根农村创业更有信心了。”
     
    张福新表示,有了职称“加持”,返乡创业人才能更好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农业技术人员提升能力素质。
     
    按计划,2023年吉林省将再为2000名乡村振兴人才评职称。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在一些农民的认知里,由于没有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职称更像是一种荣誉,这也导致一些农民对评职称的参评热情并不高。
     
    “农民的职称评定制度能否发挥最大效能,关键还要看社会认可度。”童天表示,乡村振兴人才和其他技术技能人才一样,都要坚持以用为本,数量、质量、结构并重,立足产业,关注市场需求。
     
    童天建议,在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中,各地要把握好制度的刚性和机制的灵活性,兼顾全国的普遍性和区域的独特性,完善建立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让职称评审给劳动者带来职业发展,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2025-08-07 13:43:02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负责人就《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答记者问

    近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签发2025年第3号农业农村部令,...

    2025-08-06 14:02:36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2024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调动...

    2025-08-05 13:40:22

    以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引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今年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2025-08-01 16:34:52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答记

    为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

    2025-07-29 15:49:42

    央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2025-07-26 14:13:38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农科人才培育要上新台阶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纳入“...

    2025-07-21 16:47:07

    以数字生产力为引领,推动智慧农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我国智慧农业加速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智慧...

    2025-07-18 17:16:24

    农业农村部推介第三批31个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2025-07-17 16:10:16

    践行大食物观 着力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水平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带动...

    2025-07-11 16:28:39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