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以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引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经济》杂志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篇重要文章鼓舞我们树立雄心壮志,朝着建成科技强国、基本建成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学习领会这篇重要文章,应当把握好三个核心要点。第一,把握宏伟目标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意味着,农业科技必须同步进入世界前列,才能不拉科技强国的后腿,才能支撑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强国宏伟目标。第二,掌握以五个“拥有强大的”描绘出的科技强国基本要素:一是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二是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三是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四是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五是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第三,领会党中央建成科技强国的五个战略举措。一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是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四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五是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全面把握党中央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全面把握2035年基本建成农业强国的艰巨任务,全面把握2035年必须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光荣使命,为建成科技强国、基本实现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只争朝夕、埋头苦干。
     
    第一,以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引领同步基本建成农业强国。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指示。一是尽快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根据科技部组织的第六次技术预测数据,我国农业技术仅有10%处于国际领跑,还有39%处于并跑、51%处于跟跑的阶段,这10年正是“爬坡过坎、冲刺跨越”的关键阶段。我们希望力争到2035年,实现农业学科三分之一全球领跑、半数并跑,整体实力全球领先,成果转化率提升到发达国家70%的水平,科技贡献率提升到发达国家80%的水平。二是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达到394.7公斤,比上年增长1.3%。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80%。单产提升的关键难题仍然是科技进村入户。我们期待到2035年,县乡基层政府健全种子、耕肥、植保、兽医防疫等配套技术进村入户协同机制,农技推广纳入五级书记责任考核,乡村农业技术服务有效满足农户需求。三是帮助企业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2023年上市涉农企业研发投入强度(2.84%)仅是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水平(5.58%)的51%,这是农业科技界短板中的短板。要牢固树立产业导向、应用导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四是尽快布局农业科技长期因子观测体系建设。对标有着170多年历史的英国洛桑实验站,建设一批农业科学长期因子观测台站、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和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对标100多年历史的美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供需平衡表制度。
     
    第二,以科技强国的强大动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突破自然条件限制、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为主攻方向。把握好“三个拓展”: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的空间拓展,如戈壁农业、垂直农业、海洋牧场、植物工厂、工厂化集约养殖等非耕地空间;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更丰富的资源拓展,如森林、江河湖海、林下种养等食物资源;从自然生产到人工干预的生产方式拓展,如人工合成淀粉、蛋白质,打印食品等未来食物、未来食品。农业的传统产业特征明显,需要把握好“因地制宜”的五个关键因素:一是农业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同步推进。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信息技术将加速赋能农业全产业链。但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农业技术突破则是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首要任务。二是要素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错位发展。农业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是第一民生,要发挥传统农业带动就业的优势。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替代了劳动就业岗位,把农民过快挤出土地,需要统筹平衡。三是科学把握农业技术研发长周期属性。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但农业技术的变革需要符合长周期规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尊重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规律。四是融合小农户分散性与高科技集约性的发展模式。我国小农的科技进步主要由社会力量和政府共同推进的,而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需要以高度集约的经营主体为载体,以高度集约的产业规模为载体。五是早期布局新型农产品、食品的消费者认可路径。在未来产业形态中,人工合成、生物合成、智能制造的产品将陆续出现。在消费主导的市场时代,任何一种新型农产品、新型食品必须经得起消费者的百般挑剔。
     
    第三,以科技强国的任务导向塑造农业科技支持政策。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要有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就必须加快建立农业科技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期待到2035年,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基础科研投入占比、稳定性支持占比、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全面追平发达国家水平。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科研,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在延长农业科技创新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提升农业科技投入强度。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持续增长,但在科技总投入中占比仍然偏低,2022年占全国比重的5.3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7.3%,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6.24%。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为1.1%,远低于全国2.54%平均水平,远低于世界第一梯队水平(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大于2.5%的国家,如日本和美国等),与第二梯队(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大于1.5%小于2.5%的国家,如巴西和智利等)也存在差距。二是提升基础科研投入水平。农业基础研究占比从2009年的7.7%上升到2022年的9.8%,与发达国家14%(其中美国16%)的比例差距明显,与日本25%的比例差距更大。三是提升稳定性支持水平。发达国家对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稳定投入占比达70%—80%,而目前我国这一比例恰恰相反。德国马普学会稳定性科研经费支持占90%,中国科学院稳定性和竞争性科研经费大体各占一半,而中国农科院稳定性科研经费占比不足30%,与中国科学院差距不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产业兴。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农业科技工作者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一步一个脚印把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变为现实。(来源:《经济》杂志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合成)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农业政策法规工作要点》的通知

    今年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

    2018-03-19 15:14:27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工作座谈会的通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一)总...

    2012-12-19 13:34:00

    农业部召开促进休闲渔业现场会暨渔业政策法规座谈会的通知

    五大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迅速发展,对调整产...

    2012-12-03 14:50:00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答记

    为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

    2025-07-29 15:49:42

    央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2025-07-26 14:13:38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农科人才培育要上新台阶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纳入“...

    2025-07-21 16:47:07

    以数字生产力为引领,推动智慧农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我国智慧农业加速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智慧...

    2025-07-18 17:16:24

    农业农村部推介第三批31个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2025-07-17 16:10:16

    践行大食物观 着力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水平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带动...

    2025-07-11 16:28:39

    以新质生产力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

    2025-07-10 16:36:10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

    2025-07-08 16:27:24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

    2025-07-07 17:16:39

    农业农村部答复进一步培育“新农人”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日前,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97...

    2025-07-02 16:55:40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