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批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黑龙江),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藏平台,保藏规模近5万株份能力。
走进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库,一排排约2米高的低温保存箱立于眼前,食用菌种质资源就在此进行冷藏保存。在保藏室打开一个液氮罐盖子,液氮气化产生的白雾瞬间升起,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从罐中拎起一个试管托盘,20多小个试管整齐地簇拥一圈,每个试管上都贴有不同的编号。全国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栽培岗位科学家、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介驰介绍,“罐内液氮温度为零下196℃,用它来保藏精心选育的菌种,可以保证种性20年以上不发生大变化,是目前最安全、最可靠的保藏方式。”
目前,该所种质资源库保藏有各种大型真菌(食药用菌)3000余株、大豆根瘤菌260余株、各类农用微生物500余株、绿脓假单胞菌1000余株、各类遗传物质和材料300余份。
为健全黑龙江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指导下,微生物研究所一直坚持开展寒地微生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藏工作。科研人员常年奔波于长白山、老爷岭、大兴安岭等山区,对采集到的野生菌种进行逐一分类、保藏,逐步建立起黑龙江省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并对有价值的野生资源进行驯化,筛选出适用菌种。2015年微生物研究所加入全球微生物资源目录国际计划,2018年被省种子管理局命名为“黑龙江省微生物种质资源保藏中心”,2021年被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黑龙江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藏管理中心”。
目前,该所已选育具有东北特色食药用菌优良品种20多种100余株,有7个黑木耳品种通过国家农业部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5个食用菌品种通过黑龙江省审定,10余株获得菌种发明专利。选育的菌种均成为东北地区食用菌生产主栽品种,每年为我省及东北地区提供生产菌种推广规模达到30亿袋(包),产值近100亿元。
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圃)是我国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与共享利用的重要设施。微生物研究所将以此次获批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黑龙江)为契机,加强微生物种质资源保藏体系建设,提高保藏能力和水平,为生物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和生产技术支撑。(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