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关键在农业技术推广。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技推广体系,主要农业大村、大县都有力量强、业务精、服务好、长期扎根一线的“农技人”,他们是面向农户推广新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既面临着推广对象的结构性转变、服务需求的根本性变化,也存在自身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建设,释放科技推广服务的活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厘清多元主体的“三个边界”,强化农技推广的精准服务。首先要厘清农技推广服务中政府和市场的角色边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为国家农技推广的重要部分,要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的7项公益性职能,保障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农技服务有效供给,要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防范应对重大病虫害、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开展公益性推广机构与社会化服务组织融合发展试点,采用互派人员、直接委托、分工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共同发展。对市场化、经营性的农技推广主体进行有效引导和必要管理,建立技术推广服务“有效市场”。比如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企业等科技社会化服务主体,在鲜活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等领域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探索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融合发展或有序退出机制。其次要厘清农技推广服务中各层级的职能边界。从国家到乡镇各个层级的推广机构职能、定位、任务应有所区别,层级越高,越精细、越专业,层级往下,如县乡两级,应该是越偏保障和综合服务。须强化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力量配置,并根据县域服务需求条件和乡镇农业产业面积规模,推广设置区域服务站,切实做到农技人员回归主业。各县产业技术推广方案要由县级农技推广中心牵头组织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各省产业技术体系及农业院所等共同制定,实现“一县一方案”。最后要厘清农技推广服务中全产业链的势能边界。从根源破解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两张皮”的深层次问题,就要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组织、吸纳多元推广力量,从常规化技术指导,拓展到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产品加工营销等产前产后环节,从熟悉生产技术的“专才”,转变为熟悉产业发展的“通才”,为产业振兴服务。对不同地区应差异化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真正将各类农技推广服务主体打造成为创新链的“神经末梢”,建立自下而上的产业科技诉求反馈机制。
着眼人才队伍的“引育并举”,强化农技推广服务战略性力量。严把基层农技推广的人才关。鼓励有条件地区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定向招录”的方式,为农技推广机构输送一大批素质高、留得住、年轻化的专业对口型人才。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的考评激励与应用。“用、培、奖”多措并举,通过培训活动提升农技人员服务水平。建立以价值增值为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以用户满意度为准绳的服务评价机制,并将工作考评结果与绩效工资兑现、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调整等有效挂钩,充分调动农技人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下乡补贴、交通补贴等较难实现的地区,探索体现农技推广工作特性的绩效分配机制。推动评价体系建设,高级职称评定要对始终坚守推广一线的农技员、青年骨干农技员等适当倾斜。完善人才的分类管理机制。完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的知识水平和实操技能。精准遴选一批业务能力较强、带动影响力较大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由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统一组织培训,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实操水平,使其成为本地区本领域重大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的骨干力量、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优秀师资。强化典型示范引领,积极发现和选树人才典型。
突出公共平台的“技术流动”,强化农技推广的服务效能。继续加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平台建设。近年来,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各类农业科技主体在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示范和观摩培训。可以按照有一定面积规模、有综合引领性配套技术、有稳定科技支撑团队、有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四有”要求,推进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农民培训融合,将基地打造成为引领区域农业发展的高标准样板。加强农业科技转移服务中心建设。农业农村部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各地也建了一些分中心和各种类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要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加强成果评价,聚焦各类农业科技服务主体需求,汇集更多配套成熟、方便易用的科技成果,更多地面向农业科技服务主体提供服务。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以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为基础,以地方农技推广信息平台为节点,实现简单技术问题“连一连”、复杂技术难题“面对面”的技术服务新方式,为农技推广服务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要继续加强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建设,开发更多服务各类农业科技服务主体的功能模块,加强精准数据信息供给。(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展进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