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承诺企业对相关程序知之甚少 问题食品召回应落到实处
发布时间:2003-06-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日前,以福建食品企业为主的3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承诺:“在今后的市场抽查中,凡发现本企业产品仍存在与前次相同的质量不合格问题的,愿承担同一批次商品召回的义务与责任,并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但记者在对部分承诺企业进行调查时,却发现企业不约而同谈的多是如何提高产品质量,而对如何建立“问题食品”召回的程序却知之甚少。
福建省工商局4月中旬公布了近期商品质量监督抽查食品情况后,召集问题食品企业开会,30多家企业承诺将“问题食品”召回。记者发现企业做出的承诺内容多是向企业员工通报抽查结果、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工作责任制等内容,而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建立一整套体系以保证“问题食品”能切实召回,几乎所有被问及企业均不能给予满意的答复。
如何将召回“问题食品”落实到实处,记者走访了对此颇有研究的福建海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的专家们。专家指出,要做到“问题食品”有效召回,工厂最起码要有产品标识及建有追溯与回收程序。首先要给所有的食品建立产品标识体系,包括包装加工设备、品名、包装年份、包装日期、包装班次或批次,要有可辨的标识码,没有产品标识,就不可能追溯与回收产品;其次,要了解从潜在威胁生命的产品到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不同种类的产品回收。
专家们指出,设定回收程序的第一步就是要有高层管理层的支持,然后,设定、完善回收程序并测试程序中每一个环节的可行性;运作产品的回收程序涉及工厂不同部门的人员,包括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公众关系人员、法律人员,并要进行模拟回收的演练;公司还要委派一名回收辅助人员,回收辅助人员必须熟悉食品法、执法机构的办事程序、清楚工厂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工序与能力,回收辅助人员要使所有产品回收人员都明白其职责。在启动“问题食品”的回收程序后,报消费者及相关人员及部门,公布回收决议,提供要回收的产品的详细资料等等。专家告诫,总之,“问题食品”的召回要落到实处,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不能只说一两句空话。
(摘自一食品)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