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专家说农产品无公害
发布时间:2003-06-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从全国政协2002年调研结果看,食品质量问题很严重。从农业部去年组织的五次定点跟踪监测结果来看,无公害食品品种增加不少,但是有些城市的检测结果还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今后工作加以解决。
1.由于缺乏低毒、高效和廉价的农药,一些禁用、限用的高毒农药如氧化乐果、甲胺磷,由于其杀虫效果好、价格低,有些农民仍然愿意购买使用。
2.一些地区使用肥料不适当,化肥使用量很高,不仅增产效果不好,也会导致硝酸盐含量较高问题出现。
3.应加强国内高效低毒农药开发。
4.农业部应更加积极地参与科技部“十五”重大专项“食品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5.加强正面宣传,开展农药、化肥使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
6.尽快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使农业部门执法有法可依。
7.加强农产品认证标志管理。
无公害行动要采用哑铃型工作方式。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一手抓生产型和营销型龙头企业,通过它们带动基地和农户,同时促进运销、批发、超市的市场准入、认证和标志管理,从而实现监管对象从基地和农户到龙头企业的转变。这不仅有利于产品的优胜劣汰,而且也不影响地区和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应加快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速度,以增强政策的杠杆作用。
正确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加强正面宣传。通过主流媒体对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宣传,发布农业部所属质检中心的权威数据。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农业部应培育骨干检测队伍、市场监管队伍、质量认证队伍、科研咨询队伍,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来建设。
重点抓好示范基地建设。
加强专家队伍建设。针对当前我国专门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专职人员较少的问题,建议成立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其专业组成应包含法律法规、检验检测、安全管理、风险分析、信息技术等。
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国内各检测中心间应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与人员培训。而政府则应重点支持少数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检测中心,使其成为对内对外宣传的窗口,并承担示范、培训、研究任务。
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为彻底解决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问题,政府应强化对入口和出口的管理,在其替代品的研究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