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谁来为5亿元“野味”产业解套

    发布时间:2003-06-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焦虑的吴三老汉 连日来,62岁的老汉吴三心中的温度,远高过炎热的天气。 到6月14日,吴三已连续十天没卖出一只鹧鸪。他一连给本报打了5个电话,催促记者去他的鹧鸪场给鹧鸪正名。 记者到达时,吴三已在场门口盼望多时。一进门,他便拿出许多本发黄的资料说道:“我养的是美国鹧鸪,是美国用印度野生石鸡驯化出的优良品种,书上的定义就是特禽。” “我跑到省农业局,农业局说这是林业局管的事。我又到省林业局,跟刘副处长讲了鹧鸪的来源。他说,那不是野生动物,他们也管不着的。” “都管不着,可大东门和华南市场上的小贩一摆摊,工商就要没收。刚开始,我还跑去解释、说明,可我哪解释得过来。现在,贩子也不敢进货了。” 吴三是武汉最早养鹧鸪的人之一。1991年,他还是汉阳永丰乡有名的穷光蛋;两年后,他从上海引进了一批鹧鸪,家产奇迹般的发展到十几万,成为当年永丰乡里的第一号“致富能手”。 现在,吴三的场子里养着6000多只鹧鸪,一只鹧鸪每天要吃0.06元的饲料。听着那6000只鹧鸪的叫声,吴三如今夜夜难眠。 一落千丈的养殖场 告别焦急的吴三,记者继续走访武汉近郊的养殖户。 湖北远东野猪养殖场是省内最大的野猪养殖场,它在恩施、清江、黄石都有分点,总投资300多万元,共拥有特种和纯种野猪2000多头。记者抵达时,厂里中层以上的干部都出去跑销路了,只剩下几个工人看场。 “去年这个时候,场里的野猪是只愁养、不愁销,广州、深圳的订单都接不完。可今年连续两个多月了,没有一个客户上门,没卖掉一头猪,每月还得有3万多元的开销。”工人们这样介绍。 独龙养殖场是武汉地区最大的养蛇专业户,也是市林业局定点的技术培养基地。往年,这里10余间房舍里挤满学员。如今,没有了学员,没有了销路,该场只得缩小开支,惨淡经营。 洪山青菱的王春生已不敢让家里的孔雀孵卵,但仍要维持200多只孔雀的开销。他说:“以前我的养殖场是两亩地,每年销售额十几万元;今年上半年,我追加投资20多万,将养殖场扩大到50亩。没想到两个月没接到一笔业务。”王春生说,仅武汉市场,一年就要消费一两万只孔雀;他养的孔雀已人工繁殖十几代,早已不算野生动物了。 兆丰高科技农庄的徐晓铁则认为他比别人都冤:农场里圈着上万只大雁鹅,从广东来的订单也有不少,但一只都送不出去,因为大雁鹅被列入禁运名单。他说,其实专业人士都知道,大雁鹅是美国人工杂交出来的品种,根本不是野生动物。 林业部门的烦恼 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的赵处长,近来就忙两件事:一方面忙着上市场,检查是否还有野生动物在售卖,就算是驯养的野生动物,也会毫不留情地处罚;另一方面则是接待、安抚大大小小的上门叫苦的养殖户。 据了解,从1989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式执行那一年开始,市林业部门便按照国家“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积极开展工作。在这一背景下,武汉市驯养成功的野生动物品种近20个,特种养殖户有139家,我市野生动物养殖事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5个亿的大产业。 赵处长说,这段时间,他们也在反思,非典的意外冲击,让他们警觉到野生动物养殖产业有些环节是存在问题,同时,他们也在考虑整个驯养产业是否需要新的标准来规范。 近日,他们也在不断地向上级单位反映养殖户的艰难。同时,该局也多次同专家研究,为这个产业寻找着新的出路。 养殖业需“体检”什么是野生动物? 湖北省和武汉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武大资源环境学院胡鸿兴教授认为:非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经人工驯养繁殖三代以上,就不再是野生动物;重点保护的动物,销售须按法规进行。 但他又提出3个问题。第一,谁来保证每一只在市场售卖的野生动物,都是经人工繁殖3代以上的?第二,谁来保证每一只进入餐馆、市场的人工繁殖的野生动物,身上不带病菌?第三,谁来保证人们利用野生动物的数量,是在合理的范围内? 胡教授说,在市场上,打着人工繁殖的旗号售卖真正野生动物的大有人在。现在,我们食用的家猪肉都要经检疫才能上餐桌,然而人工繁殖的物种,却是由养殖场直接送上餐桌,不经任何检疫,这样又怎么能保证食用安全?还有养殖场的种源,大多都是随意取得,没有标准来判断其行为是否为“合理的适度开发”。 胡教授认为,这个产业是发展了,但与之配套的管理措施、制度却没有跟上,整个工作看上去有些准备不足,尤其是缺乏一整套科学管理的实施条例。 他建议,不论是林业部门,还是正遭受冲击的养殖户,大家都来为这个产业做一次“体检”,查找行业里存在的“病菌”。然后,在这段时间里“对症下药”,为今后能健康、迅速的发展做好准备。 (文/记者 王丹妮 李煦 齐翔 图/记者 胡伟鸣) 时评:且慢一刀切 科学在生活中的砝码,因为非典变得如此沉重。 只要传闻有损人的健康安全者,我们举刀切之。前不久传闻狗传SARS,于是杀狗之声四起,街头流浪狗成灾,没几天后却发现是个冤案,制造狗中冤魂的主谋,是专家们的口误,也不知道有没有专家来为那些冤死的狗负责。 切一刀,切错了也就切错了。比切一刀更可怕的是“一刀切”,就是所谓胡子头发一把抓。 一些野生动物终于被专家认定带有SARS病毒,于是市场上、酒店里不准交易、消费野味,这的确是大快人心、大快兽心的好事,可我们在管理中又习惯性地使出了“一刀切”的招法,只要长得像“野味”,就禁。但有些长得像野味的东西,其实并不是野味,比如汉阳吴三的那6000只鹧鸪。 科学健康地生活,除了掌握科学知识,还要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那鹧鸪不是野生动物,法不当禁;只要检疫措施到位,想吃就吃吧。(秦明)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