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直补农民乐 “粮老大”粮所遭遇“收粮难
发布时间:2003-07-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从今年起,河南在5个市进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变通过流通环节“间接暗补”为向农民“直接明补”,同时实行收购、价格、市场“三放开”。由于直接得到实惠,农民拍手称快,而一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却因难改“粮老大”作风,门前冷落,为“收粮难”犯愁。
据了解,今年河南省政府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2.3亿元用于对农民直接补贴,每公斤粮“直补”农民0.11元,农民可凭应领粮食补贴通知书等额抵顶农业税。
在滑县大寨乡东冯营村,农民齐夸“直补”好。村会计高献周说:“全村1521口人,‘直补’3.1万元,每人少交农业税20.03元,占农业税应纳比例的23%。”农民高向春说:“别小看这20元,俺家5口人,一下子少交100元农业税,算下来,顶大事了。”村支书武文法说:“以前国家保护价收粮,可好处的‘大头’被流通环节占了。农民卖粮时粮所又是压秤,又是多扣水杂,真正到手的好处不到四成。‘直补’一是让农民得到百分之百的实惠,二是给了农民卖粮自主权。”
大寨乡党委书记刘永洲说,“直补”改革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打破国有粮食企业独家收购、坐享补贴局面,让他们同其他粮食经营者一起公平进入市场,通过转变经营作风参与竞争。
“直补”改革触动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最繁感神经,使他们头一次遇到“收粮难”。目前,新安县粮食部门仅收购小麦300多万公斤,与去年同期的1390万公斤相差甚远,滑县粮食部门收购量也只有去年同期的20%。记者发现,改革之后,农民普遍惜售,他们说:“我们要等等看,谁服务好、价格高,粮食就卖给谁。”
滑县粮食局局长万振铬说,“直补”改革把国有粮食企业推向市场,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脚,只有比服务。面对“收粮难”,滑县粮食部门变“坐商”为“行商”,新购置60多辆农用车,上门收购,同时还准备建立7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靠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优势多收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