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不妨将商品粮基地建在国外

    发布时间:2003-08-1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经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所谓挑战就是外国低成本、低价格、高品质的粮食将严重威胁、冲击我国的粮食生产经营。而机遇则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剂粮食余缺,充分利用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情况下,在外国进行直接投资,生产粮食提供了条件。因此,我国要化解加入WTO的挑战,关键就是要在粮食生产经营上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把商品粮基地建立在国外,即引导我国大型农业企业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人均耕地资源比较丰富和我国外交关系比较好的国家,进行粮食生产的直接投资,在国外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经营。这种方式既能控制一定数量的国际市场上的粮源,也能放心的对国内没有比较优势的粮食生产进行结构调整。目前,国内有些企业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其中,中国农垦集团比较成功。自1990年开始,中国农垦集团陆续在赞比亚、坦桑尼亚、加蓬、多哥、几内亚、马里等九个国家创办了11 个项目,其中农牧业生产及加工项目10个,开发经营土地面积达1.5万公顷。主要生产小麦、大豆、水稻等农产品。其中由中国农垦部公司和江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和经营管理的中赞友谊农场,迄今为止总共提供原粮1.5万吨,年均利润在20%以上。 一、建立外国商品粮基地是解决我国粮食长期供给约束的必然选择 (一)粮食供给约束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现在有些人只看到,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局部性的、结构性过剩,就盲目乐观,认为我国粮食供给约束已经成为了历史,对今后粮食的长期性的供给缺口,认识不足。其实,由于人均资源少和我国粮食生产经营所固有的矛盾等问题,将使我国粮食供给约束长期存在。 1、人均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少。我国的人均水资源、人均耕地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人均耕地资源已经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标准。2000年全国耕地实际保有量仅为19.24亿亩,人均耕地不足1.5亩,14个省区的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有6个省区的人均耕地低于0.5亩,全国有20%(463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有30%(666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人均耕地资源少,这是解决粮食供给约束的巨大障碍。 2、我国的人口增长的绝对数极大,人口增长水平远高于粮食的增长水平。据有关专家预测,2000-2020年之间,我国粮食的供需缺口在2000-4000万吨之间,2020年以后缺口可能要达到3000-5000吨之间。因此,这就决定了新增耕地面积而增加的粮食增量赶不人口增长所需要的粮食增量。因为今后一段时间,不仅无法新增耕地,而且现有耕地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减少。所以目前的粮食过剩现象不会延续得太长,供给约束必定是一个长期问题。 3、我国粮食生产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小规模经营的高成本将长期存在。我国目前所推行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将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存在,因为承包土地所承担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解决。而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之所以成本高,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规模经营单位成本高,无法获得规模效益;二是土地承载的各种社会负担比较重。这两全现实问题将会因家庭承包制的存在而长期存在。这两个问题就会影响到我国粮食的国际竞争能力,影响到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现在这两问题的消极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如农民弃田抛荒、自然经营、降低复种指数、种田兼业化、种田老年化,等等,而且这些现象会随着消极影响的加剧而增多。这就会使本来有限的耕地资源在粮食生产上再打一个折扣,影响粮食生产的总量。 (二)解决粮食长期供给约束的途径有四个,但只有在国外建立商品粮基地最可行、最现实 1、通过国粮食国际市场进口粮食。这种解决方式,从目前来看比较简便可行,但是也有不少缺陷。一是风险比较大。在国内粮食缺口小或者供求平衡时,好象从国外进口粮食成本比较低,划得来。但是一旦粮食缺口比较大时,我国庞大的粮食进口量,立即就会拉动国际粮食市场的粮价上涨,而进口又是不能计价还价的,所以进口粮食的成本就要提高。二是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粮食产量大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一旦我国粮食缺口较大,就可能购不到粮食,甚至要受制于,牺牲我国的主权和政治独立。三是我国人口数量大,一旦出现较大的粮食缺口,既使按照自由贸易的原则,能够买得到粮食,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能够解决我国庞大的粮食供给缺口。四是既使能够买得到粮食,也没有那么多外汇来购买粮食。所以,这种方式,只应该用来作为调节少量的(既在粮食经济安全内)粮食供求余缺,但是要将其作为一个解决粮食长期的、大数量的供给约束是不现实的。 2、开荒种田,毁林、毁草种田或者将其他的高效经济作物转换成耕地。这种方式也是我国过去解决粮食供给的一个重要方式,这种方式有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是生态成本极为高昂。据有关部门的报告,我国25度坡以上的农田就有9200多万亩,涉及人口超过3000万,所侵入的缓坡森林、草原、高原草旬、湿地、湖面及矿山、工程污染所造成的土地损尚未计算在内。据初步估算,我国超生态负荷的农田总量不会低于1.5亿亩左右。这1.5亿亩虽然不到全国耕地面积的8%,但其危害性是全局的。这1.5亿亩如果平均按每亩150公斤的粮食产量,按1.2元每公斤的收购价格计算,总价值只有270亿元。所涉及的人口也只有5000万人,只占农业总人口的5%。但是损失巨大。另据有关调查报告,我国每年仅因为土流失造成的洪灾和因植被破坏造成的沙化损失,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其中沙化损失就有540亿元。这种高投入、高生态成本透支的粮食生产方式,显然不是解决粮食长期供给约束的正道。二是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损失极大。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比较低,而种植经济作物比较效益比较高。如果为了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将比较效益比较高的经济作物改种粮食,其机会成本巨大,农民肯定要减收,从而使全国的经济福利减少。如果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粮食供给,就是损失再大,也值得,但是在我国加入WTO后,还有成本更低,效益更好的方法可供选择,就没有必要选择机会成本大的方法。 3、加大粮食增产的科研力度,使既有耕地的粮食增量满足人口增加所需要的粮食增量。建国以来,我国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基本解决了粮食的供给问题,今后这一方法仍将起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粮食单产的增加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无限增加单产;二是能否增加单产取决于科技的进步程度,在今后一、二十年内能否取得重大突破,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既使粮食增产的科研能够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不是有技术就能够吸引农民自动生产粮食的。如果种粮食没有利润,甚至象现在某些地方一样,种粮食亏损,农民就不会愿意种粮食。我们经常看到,粮食的丰富给粮食生产者带来的并不是收获,而是亏损。很有可能随着粮食增产技术的重大突破,反而还会减少国内粮食产量(因为增产的粮食几乎全部挤占国内粮食市场)。所以这种增产技术也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粮食增量。 4、在外国直接投资,建立商品粮基地。这种方式是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型企业在耕地资源比较丰富、与我国经济政治外交关系都较好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生产商品粮食。这种生产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粮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我国粮食缺口不大时,生产的粮食可以向当地或者国际粮食市场销售;当国内粮食缺口比较大时,可以优先输往国内。这种方式能否行得通,关键就是经营效益能否得到保证。从理论上分析应该是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的。一是因为在外国生产粮食,不是象国内一样,必须进行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而是采用大规模的现代化经营,这就可以使企业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粮食生产的单位成本,从而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益。二是不必承担国内如此高的社会成本。三是销售有一定的保障。因为我国庞大的国内粮食需求是这种方式的有力保证。从外国商品粮基地进口粮食符合WTO的精神。四是如果企业不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国家可以减免一定的税费或者进行一定的补贴。所以这种方式是解决粮食长期供给约束四种方式中,最有效的方式。也是解决我国粮食长期供给约束成本最低、最可靠、风险最低,又符合WTO精神的一种方式。 二、建立外国商品粮基地的意义 在外国建立商品粮基地,进行直接的农业生产经营,既可享受国内生产粮食生产一样的优点,也可享受国际粮食市场的好处。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对外贸易来说,有巨大的意义。 1、弥补了我国耕地资源不足。虽然我国目前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暂时的,是一种紧平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的供给问题。因为随着农田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城市化战略等,对耕地的占用需求很高。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到2010年,共安排非农建设用地2950万亩,但是2000年前,已经占用了1106万亩。今后10年仅有1850万亩耕地的控制指标。从前四年耕地减少的平均速度(每年占用276.5万亩)来看,需要2765万亩,还有915万亩的需求缺口。另外,据估计今后10年需要退耕5700万亩。既使不考虑今后土地减少的情况和土地质量情况这类问题,目前的耕地保有量就已经是粮食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所以在外国建立商品粮基地等于新开垦了耕地,弥补了我国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另外,充分利用外国的耕地也符合我国节约我国资源,促进我国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可以间接提高我国粮食的自给率,进而提高粮食的经济安全系数。虽然我国企业在外国生产的粮食属于外国的产品,但是这种粮食与普通的国际粮食市场上的粮食很大的区别,其所有权为我国企业所掌握,可以在国内需要粮食时优先输往国内,因此外国商品粮食基地生产的粮食可以作为我国的第二储备粮食或者说可以作为我国的准自给粮。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外国商品粮食基地,生产商品粮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我国粮食的供给率,粮食供给率的提高同进也就提高了粮食的经济安全系数。 3、避开了所在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易于占领其他国家农产品市场,不挤占我国的粮食市场份额,不影响本国粮食的生产经营。如果不在外国建立商品粮食基地,而是我国农业企业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在供过于求的的年份,农产品必定要输向国外(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因为从总体上看,粮食供给约束长期存在,情况比较少并不是没有)。这就面临着外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是如果这些农业企业把基地在在国外,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多余的粮食就能直接进入基地国家的粮食市场。所以在国外建立商品粮基地就能避开基地所在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易于占领其他国家的粮食市场。 在国外建立商品粮食基地的最大好处就是,在我国急需粮食的时候优先输向国内,间接提高我国的粮食供给率。更加有利的是,如果这些农业企业在国内进行生产经营,一旦粮食生产过多,就会影响国内的粮食市场,造成国内粮食市场的波动,粮食价格的波动必然要影响企业的利润,所以要想通过生产经营粮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显然不现实。而在国外建立商品粮基地,其产品就不会挤占国内其的粮食市场,冲击国内粮食市场的稳定。 4、有利平衡贸易差额,增进我国与投资国之间的双边往来。当前双边贸易讲求平衡,如果我国与他国的贸易是顺差,对方就会要求我国多进口自己的产品。现在如果我国从对方进口我国企业在他国生产的粮食也就应该算作进口商品。这有助于平衡我国与基地所在国的贸易差额,增进与基地国的双边往来。我们在外国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就象外国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一样,我们也是向外输出我国的粮食生产的先进技术、丰富的耕作经验。与外国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直接的生产基地相反,我们所看中基地所在国的是丰富的耕地资源和耕地的承载成本。 5、可以将相当大一部分具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比较优势的土地替换出来,进行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可以将生态成本比较高耕地置换出来,降低生态成本。由于我国受粮食供给的约束,既使现在粮食生产的比较低,有些耕地甚至出现了种植亏损的局面,但是为国家的经济安全,还是强制要求种植粮食。如果我国农业企业在国外建立商品粮基地,就等于是向外国进口了耕地,这就可以将我国被迫种粮的耕地替换出来,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另外,还可以将生态成本极高的1.5亿耕地转换出来,退耕还林、还草。这不仅可以提高置换耕地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减少生态成本,增加我国人民的整体福利。 另外,还可以乘机对外输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外国建立商品粮食基地,虽然是以企业投资的形式,但是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还是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当然我国可以雇用一定的外籍农业工人,但是或多或少可以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建立外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比较充分 (一)建立外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已经成熟 1、有比较成熟的粮食生产经营经验。我国是传统的粮食生产经营地区,农民有丰富的粮食精耕细作经验;北方的农垦企业有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经验和技术。这些都为我国的农业企业在外国建立商品粮食基地提供了智慧存量。同时也可以取得所在国政府和居民的信任。 2、有较多的农业经营型企业,有进行国外投资的能力和条件。我国现在有一大批农业上市公司、一大批农垦集团。这些农业企业有粮食生产、加工的技术、资金和人力,再加上我国本身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完全有能力走出国门,在外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3、有较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可以向外输出技术,也能为其他国所接受。我国的粮食生产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特别是杂交水稻技术更是享誉全球。这些技术也是这些基地所在国的所需要的。它更是我国农业企业在外国进行粮食直接生产的技术基础。 4、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比较低,农业企业的资本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农业企业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粮食生产条件并不成熟,一方面没有大量的耕地供农业企业投资,另一方面,既使有较多的耕地供投资,但是土地承载成本太高。在国内进行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并不是太高。按照资本追逐利润的规律,资本总是向利润高的地区、利润高的产业流动。而基地所在国,因人口较少、耕地较多,农业经济相对不发达,因此,在这些国家进行粮食生产,其成本较低,比较效益相对较高。 5、现在有许多国家还有大量的耕地仍未被完全使用。在南美、非洲等国家因为人口较少,或者农业经济本身并不发达,许多耕地没有仍然没有被完全利用。 (二)慎重选择外国商品粮基地 我国加入WTO,为这种生产方式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我们要大力鼓励我国的农业企业走去国门,把耕地建立在外国。当然这些国家的选择,也要科学和谨慎。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不太多,没有人地矛盾,只有这些地区才会有比较富裕的耕地出租;二是基地所在国与我国政治、经济、外交关系比较好,当我国急需粮食时,不会卡我们的脖子,与我国有较好的贸易关系。三是基地所在国从事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好,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四是从事农业生产要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这是我国企业能够从事这项具有国家经济安全任务的先决条件。 (三)尽可能的为农业企业建立外国商品粮基地创造宽松的环境 为了能够在外国建立商品粮食基地,还应该在遵循WTO有关农业多边协的精神下,尽可能的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以提高这些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是适当的为在外国从事粮食生产的农业企业分担国内土地的社会职能。在必要的时候,国家应对这些企业进行适当的支持保护,当然这种支持保护不能有悖WTO的精神,可以从其他途径进行。从国家整体福利来看,支付支持保护的成本完全值得。因为这部分支持成本完全可以从替换土地的高产出效益得到补偿,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的制度安排。二是这些企业的粮食进口业务视同国内企业间贸易,降低交易成本。三是要经常以国家的名义为农业企业在基地所在国争取更加优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 (邓大才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长沙 410003)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