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湖北:农业调整渐入佳境

    发布时间:2003-08-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孙红星,武汉市新洲区的蔬菜运销大户,已经吃了十多年的“卖菜饭”。但真正把生意做大还是这两年的事,去年他平均每天销菜3吨,前些日子苋菜上市,他一个月内在双柳收购了100多车苋菜运往长沙,赚了2万多元。有了丰富的菜源,他一点不愁生意难做:“菜多了几十倍,买卖更容易做了。” 孙红星的身后,是一望无际的10万亩新洲双柳蔬菜基地,一幅清新、碧绿的画卷:青青菜地,平整划一,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车能进,货能出,一派典型的现代农业景观。 这是湖北农业一角。放眼荆楚大地,特色农业构成一片又一片富有活力的板块,展示着新世纪湖北农业结构调整的动人图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湖北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狠抓落实,以结构调整促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正在翻开新的一页。 “既想抱西瓜,又怕丢芝麻”,湖北在争论面前统一思想: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标准。 湖北是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千湖之省”之称。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用她温暖的怀抱和甜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是历史上曾有的辉煌和记忆。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湖北农业在改革中前进,在调整中提高,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美誉成全了历史上的湖北,也“拖累”了现在的湖北,往日的粮棉优势一度成为“包袱”。在市场经济勃兴的大潮中,湖北农业的传统优势在减弱,农业大省的地位受到挑战,总量在全国位次后移。占人口总数70%的农民只有不到35%的市场购买力,不及改革开放初期。湖北省领导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没有突破性的产业,没有突破性的生产力,农民生活水平怎能有大的提高,小康何日建成? 农业稳,天下安。放眼全国,察视周边,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不久前,湖北省一个代表团到日本考察时,参加一个农产品经贸会,那里的农产品大都产自中国,但找来找去,就是没有湖北的产品。领导们震动很大。他们认真分析研究湖北农业的现状和特点,充分认识到,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湖北农业,既“大而全”:国家重点调控,市场开放相对滞后的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湖北样样都有,且居全国前列,;又“小而全”:一个农户四五亩地,分布于六七块,种养八九个品种,形不成大板块的专业基地。不打破这种局面,不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湖北农业腾飞就没有希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成为湖北省解决“三农”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结构调整之火先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火烧坪上点燃。那还是1995年,火烧坪高山球白销往沿海城市,一亩蔬菜收入高达5千元。青树包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一跃成为湖北“高山第一村”。接下来,一股到火烧坪种菜的旋风在长阳骤然刮起,面积一下子疯长到3万亩。但由于忽视了市场开拓,加之品种单一,一亩菜收入不到1000元,不少种植者严重亏损。 无情的市场,给火烧坪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课。不管发展什么,不研究市场不行,不打造品牌不行,不搞结构调整不行。县委县政府经过科学论证,于2001年果断提出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发展加工,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的产业发展思路,开始了火烧坪的二次创业,面积由当初100多亩发展到10万亩,产品由宜昌、武汉市场走向沿海和港澳。火烧坪已不再是从前意义上的“火烧坪现象”,而成了“火烧坪模式”。目前全县已有6个国家A级绿色食品或中国名牌,10个省级名牌,19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 火烧坪的一把火,在民间自发点燃,后由政府取种引火,在整个湖北呈燎原之势,燃起了湖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希望。 勤劳智慧的湖北人,在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其聪明才智有时体现在是非争论的层面。近年来,省委审时度势,得出的结论是:不争论,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标准。思想在统一中解放,换来了积极的行动和效果。 板块牵着“农”字走,布局初现区域化,经营迈向产业化,以户为单位的适应性调整向以县市为单位的区域性调整转变 一家一户抵不过千家万户,散兵游勇敌不过“八国联军”。小打小闹,农民很难增收,更难实现小康。今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发展板块农业的构想:用3到5年时间,在农村重点建设9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10大农产品基地。这一构想力图采取综合措施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最终逐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带,提高产业经济的规模效益。其中,武汉周边的蔬菜板块、平原湖区的水产板块、鄂西山区的黄姜板块正在形成。双柳是武汉蔬菜板块中的最大一部分。计划经济年代,这里重粮棉油而忽视经济作物,闹过“打倒花生、枪毙西瓜”的笑话。80年代,双柳零星种菜;90年代末,菜地不过零乱的2万亩插花地;去年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双柳蔬菜远近闻名;今后5年,双柳将建成10万亩蔬菜基地,占新洲区版图的七分之一。双柳蔬菜靠什么做大? 靠的是无公害蔬菜,7年前由于一户菜农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致使菜农们损失上千万。吸取了经验教训,他们现在种植的无公害蔬菜有多少销多少。靠的是蔬菜运销协会,组织了80多名运销大户,600多名农民运销员,280多台套销售专车,在10多个省市设立90多个销售摊点,发展了120多个专业代销户。 靠的是加工业为蔬菜“保鲜”。先后建起18家腌菜加工厂,扩大蔬菜销路,延长产业链条,一个以净菜、腌菜和小包装蔬菜生产为主的现代工业园正在规划中。 靠的是品种常新,积极研究跟踪市场,摸准市民胃口,与农业科研单位联动,常种常新,与时俱变,蔬菜俏销不断。 鄂州水产板块是以梁子湖为中心,在省市近千万元支农资金的支持下形成的,绵延达数十公里,“武昌”鱼、“梁湖”牌茭头、莲藕、珍珠、螃蟹等,成为这里的主打品种,仅精养鱼池就扩大了16万亩。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整合支农资金,把原来投向分散的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投入到一些基地建设。当面落实,公开责任,见效很快。汉川、云梦等蔬菜板块,得到了大笔资金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和农机装备等。 从广种薄收到集约经营,从提篮小卖到超市货架,从散兵游勇到汇集园区,湖北农业结构由最初的以户为单位的适应性调整转向以县市为单位的区域性调整。湖北农业在调整中积聚起新的力量,经不起市场风浪冲击的小舢板被改造成大轮船,驶入江河,面朝大海。 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兴农,工农互动,湖北农业产业化正在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农业发展的传统思路是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论农村,但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要求跳出农业抓农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县乡财力拮据、就业压力不减的症结都在于农村工业化水平低下。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说:“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出发,必须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用办工业的办法办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这是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 为此,湖北捆绑农业扶持资金,集中优势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实力强、外向型的龙头企业,力争今年进入国家级的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家以上。扭住了新型工业化的牛鼻子,就不难走上一条“以工兴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循环路子。 武汉市用最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先后有中粮集团、友芝友、香满楼等重点企业入驻武汉投资兴业。宜昌先后引进汇源、双汇、椰风、均瑶、娃哈哈等知名企业20家,3年来合资企业投入资金20多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宜昌市夷陵区罐头厂原来负债额比资产都要高,与娃哈哈集团合作后第一年就实现利润4760万元。省农业厅不久前到山东学习考察,一次就与山东企业家签定了10多个农业发展项目。借助外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成为湖北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一大特色。 改革出动力,改革出效益。“宁要活的100万,不要死的1000万”,是湖北省改组改制、盘活龙头企业时的理念。孝感市已完成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改制74家,其中股份制改造13家,实行民营56家,整体卖断5家,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安陆市农腾公司是一家特种禽养殖和禽蛋加工的国营公司,3年前由民营企业家刘华桥整体买断后,引进现代管理制度和模式,2001年公司资产比改制前增长近2倍。 双汇肉食品在湖北遭遇市场和一些职能部门“狙击”,而一些私宰滥屠的不放心肉却顺利进入市场,威胁市民的健康。这种不正常现象不久前经媒体曝光后,湖北省领导点名批评一些搞地方保护主义的单位,并在媒体上开展了一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经过讨论人们对如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如何在开放和竞争中发展自身,取得了共识。 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成果。目前,全省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地面积达到5000多万亩,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面积的26%;参与产业化的农户达460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47%。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43元,同比增加38。7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湖北农业正在扬帆起航,迈向新的征程。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