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胃口”大秸秆不够吃
发布时间:2004-10-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请帮我想办法再运一车稻草来……”昨日,记者来到四川省大邑县“食用菌之乡”韩场镇,村民吴大伯在下了满满一车的稻草后忙不迭地又开始要货,看到村民需求这么急切,镇里的工作人员周师傅又向各区(市)县进发,急调稻草来应急。
为何稻草如此吃香?记者从村民处了解到,目前川西坝子正处于蘑菇种植季节,而秸秆是食用菌种植的基料,需求量大,“现在的秸秆成了香饽饽,到处都在争着购买秸秆。过去一分钱不值,现在给70元一亩都很难买到了。”在蔡场、韩场镇,一路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农民在田间正忙着秸秆的翻堆、沤料……
“这也是县里推广秸秆利用新技术的结果!”村民们告诉记者,过去,农田秸秆就地一烧了之。每当夏季“双抢”和秋收两季,浓烟四起,造成环境污染。针对全县大小两季近百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带来丰富的秸秆资源,大邑县科技局开始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生物转化、机械化秸秆还田、果园覆盖、秸秆堆肥等形式,解决秸秆禁烧问题。今年,该局还请来川农大秸秆利用专家指导秸秆利用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董场镇崇岭村的胡顺强便是利用秸秆的受惠户之一,他今年种植5亩地的水稻,充分利用秸秆种植了5分地的蘑菇,大大地降低种植成本,这季蘑菇可纯收入3000多元,比去年多收入400多元。“秸秆新技术的推广让我们蘑菇种植户受了益,全县仅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一项,便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25元。虽然出现了稻草不够用的困难,但县上和镇上现在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种植户们称。
据大邑县科技局有关人士称,一亩田的食用菌需要15亩田的稻草作基料,今年全县种植了2.3万亩食用菌,需要近35多万亩的秸秆原料,但全县种植水稻为28.64万亩,稻草远远不够用。因此,该县有关部门和各镇开始想办法到邻近的邛崃、双流、崇州、新津等市县购买大量的秸秆前来应急。(陈倩杨刚祥记者杨华春)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