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地耳”摇身变“木耳”

    发布时间:2004-12-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据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对该市和各县区副食干货批发市场进行的一次抽样检测显示,被检测的99份散装木耳样品中有57份检测出硫酸镁,另有一些不法商贩则是以廉价的地耳“加工”成“黑木耳”。
      据了解,造假方式不外乎以下两种:用硫酸镁来增加黑木耳的重量。因为黑木耳的特点是它吸溶性很大,很多其它物质,包括糖、盐都能吸收进去,经过硫酸镁浸泡后,一斤木耳可达到三斤左右。但硫酸镁是一种化学试剂,也可作泻药用,是严禁在食品中添加的。
      地耳染色来冒充黑木耳。据介绍,地耳是用锯末、秸秆撒上地耳菌人工繁殖的,有时在潮湿的地方自己也能生长,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而且成本很低,一斤地耳的产地价约两三块钱,摇身一变成为“黑木耳”后就能卖出十三四块钱。
      据一位造假者交代:“染色用的是墨汁,而且是北京的名牌墨汁,这种墨汁质量好,用量少,还容易上色。”造假者还说,黑木耳的加工过程很简单,就是把地耳倒入盛满热水的铁锅里,每锅只放25克的这种墨汁就能让原本黄褐色的地耳变成黑色“黑木耳”。
      专家支招揭开“掺假木耳”的面纱。一看:真正的东北黑木耳正面是黑褐色,背面是灰白色,地耳是黄褐色,用硫酸镁泡过的木耳两面都是黑褐色。二闻:黑木耳味道很自然,有股清香味。但掺假的木耳有墨汁的臭味。三泡:如果把“加工”好的“黑木耳”泡在清水里,不一会儿水就变成了墨黑色。四尝:真木耳嚼起来清香可口,硫酸镁在化学上又叫苦盐,所以用硫酸镁浸泡过的木耳嚼起来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