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12-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到2006年食用菌种植发展到200万平方米,产菇6万吨,产值超5亿元,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50个;2007年食用菌种植发展到250万平方米,产菇7万吨,产值超7亿元,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80个,培育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2010年把清丰建成全国闻名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强县。”清丰县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倾力打造全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强县,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机制,推动基地建设。该县创建了“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科研机构+农户”的路子,引导企业和群众建立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生产机制。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化开发领导小组,抽调10名专职人员负责产业规划、前景预测、信息咨询、协调服务和督导落实等服务。到目前,全县共形成柳格、六塔、城关等食用菌种植重点乡镇10个、专业村65个。
壮大“龙头”,增强带动能力。对龙头作用发挥比较好、群众满意程度高、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带动力强的河南恒立农业有限公司、河南省申氏菇业有限公司、清丰县龙头菌业有限公司、清丰县兴建菌业有限公司等8个龙头企业在资金、项目、人才、用地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促其做大做强。河南省申氏菇业有限公司取得了自营出口权,其生产的清水类、即食类、盐渍品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直接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成为全国食用菌行业中的知名企业。
科技助推,打造“金”字招牌。近几年来,清丰县投入科技经费400万元,开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项,获得科技成果3项,制定省级技术标准1项。县政府出资建立了食用菌专家大院,积极与中国农科院、河南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姻,研究食用菌生产的国内外动态,开展技术难题攻关和联合开发,成功开发推广了鲍鱼菇、杏鲍菇、广温型鸡腿菇等珍稀品种及配套技术。以科技部门为依托,建立了“食用菌科技110”,及时帮助菇农排忧解难。同时,在县电视台《走进乡村》专栏,常年开展食用菌技术讲座和致富典型报道。大力发展食用菌深加工,注册了“申氏”牌等商标,在市场上树立了食用菌产品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市场知名度。目前,食用菌已成为清丰县推介自己、发展自己的金字招牌。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