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07-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走近安徽南陵县许镇,遍布田野的蘑菇大棚,宛如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形成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菇农们正将刚摘下来的洁白如雪的蘑菇,一篮篮、一筐筐地装上车准备出售,丰收的喜悦写在他们的脸上……
提起许镇蘑菇种植业的发展,菇农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他就是“省级企业型农村致富带头人”朱国清。
朱国清最初结缘于蘑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时他被抽调到原东塘乡蘑菇发展办公室,专门从事蘑菇种植、示范推广工作。他跟着福建来的技术员,学会了一整套的蘑菇栽培、管理技术,开始为菇农提供技术指导。可是开船就遇拦头风。2000年受市场行情影响,蘑菇价格急剧下跌,菇农种植效益滑坡,连原先由福建人承包经营的四个大棚也被废弃了。
为稳定人心,朱国清冒着风险,带头承包了福建客商放弃的四个大棚,同时积极向外拓展销售市场。2001年,不仅自己种植的4400多平方米的蘑菇获利8万多元,还帮助菇农向外地销售蘑菇150吨。为降低生产成本,引领更多的农户走发展蘑菇之路,2002年,他通过多方联系,引来福建客商合伙投资40多万元兴办了一个菌种厂,培育高产优质菌种供应给周边菇农,每瓶节约成本0.8元,仅此一项就可为菇农降低生产成本10余万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