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2023第五届全国(嵩县)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

    2023第五届全国(嵩县)香菇产业创新发...

    恶劣气候下食用菌防灾减灾措施

    恶劣气候下食用菌防灾减灾措施

    中国·蓬溪第22届全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胜利闭幕

    中国·蓬溪第22届全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

    野生蘑菇,防毒指南

    野生蘑菇,防毒指南

    大球盖菇——素中之荤

    大球盖菇——素中之荤

    全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闭幕

    全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闭幕

    南陵县种出俏市好菇

    发布时间:2006-07-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走近安徽南陵县许镇,遍布田野的蘑菇大棚,宛如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形成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菇农们正将刚摘下来的洁白如雪的蘑菇,一篮篮、一筐筐地装上车准备出售,丰收的喜悦写在他们的脸上……

    提起许镇蘑菇种植业的发展,菇农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他就是“省级企业型农村致富带头人”朱国清。

    朱国清最初结缘于蘑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时他被抽调到原东塘乡蘑菇发展办公室,专门从事蘑菇种植、示范推广工作。他跟着福建来的技术员,学会了一整套的蘑菇栽培、管理技术,开始为菇农提供技术指导。可是开船就遇拦头风。2000年受市场行情影响,蘑菇价格急剧下跌,菇农种植效益滑坡,连原先由福建人承包经营的四个大棚也被废弃了。

    为稳定人心,朱国清冒着风险,带头承包了福建客商放弃的四个大棚,同时积极向外拓展销售市场。2001年,不仅自己种植的4400多平方米的蘑菇获利8万多元,还帮助菇农向外地销售蘑菇150吨。为降低生产成本,引领更多的农户走发展蘑菇之路,2002年,他通过多方联系,引来福建客商合伙投资40多万元兴办了一个菌种厂,培育高产优质菌种供应给周边菇农,每瓶节约成本0.8元,仅此一项就可为菇农降低生产成本10余万元。

          2004年,朱国清创办了南陵国清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一条日产120吨盐水菇加工生产线,一条自动罐装生产线,购买了切片烘干一体机,走蘑菇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之路。年加工盐水菇400余吨,销售鲜菇100多吨,既解了农民发展蘑菇的后顾之忧,又获得了不菲的收入。目前,他申报的“国清”牌双孢蘑菇商标已正式注册,不仅在南京、上海设立了“南陵蘑菇专柜”,还打进超市。如今,全镇有3000多名剩余劳力就地打工,农民种植蘑菇可直接获得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作者:殷云山)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