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10-1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据丽水日报报道,因为菌种出错,浙江省遂昌县新路湾镇35万袋夏菇从炎夏7月一直“沉睡”到中秋时节,如今总算姗姗“醒”来。82户菇农喜忧参半:多数未曾脱袋的菌棒出菇正常,长势良好;少数已经脱袋的菌棒却有些“受伤”,只零星冒出几朵香菇。
今年6月下旬至7月,新路湾镇发生35万袋夏菇“沉睡不醒”事件(本报7月22日曾作报道),菇农怀疑菌种出错的可能性甚大。8月初,丽水市林科所食用菌研究中心对问题菌棒作出初步鉴定,证实菌棒异常因菌种出错引起,但菌丝发育正常,预计秋后能够“苏醒”出菇。
新路湾镇政府和遂昌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引导菇农采用覆土、散堆等方法,加强对已脱袋和未脱袋菌棒的越夏管理。初步检测结果出来之后,镇干部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明,稳定菇农情绪。
经过两个多月的漫长等待,“沉睡”菌棒终于姗姗“醒”来。虽然延迟了收获时间,但今秋市场上菇价相对看好,菇农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据了解,全镇有23万袋菌棒因越夏管理到位、延迟脱袋而较少受损失,但仍有近12万袋脱袋时伤了“元气”,减产已成定局。
责任编辑:紫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