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05-0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云南省贸易真菌资源普查及奶浆菌人工保育增产示范”项目日前通过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实施这一项目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经过近6年的努力,对云南野生贸易真菌开展了资源调查、分类鉴定、菌种搜集、菌种培养与保藏、人工促繁与增产等研
究工作。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野生食用菌生长,是世界上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刘培贵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采集了1800份标本,系统分类研究鉴定商品真菌标本720余份;分类鉴定了云南松林下的大型真菌属211种,其中贸易真菌111种;对一些重要经济类群、濒危珍稀类群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误定及疑难标本与类群进行了重点研究和订正、修订和补充描述;发表了17个新种和新记录种。
鉴定组专家认为,这一项目首次筛选提出国产大型真菌的关键类群,完善了云南重要野生经济真菌资源本底资料,填补了市场贸易高等真菌系统研究的空白。
课题组还采用子实体和菌丝体发酵液制种的方法,实施了多汁乳菇(奶浆菌)的人工栽培,并取得了突破。该技术比欧洲菌根合成产菌所需时间缩短了5年至8年,规模已扩大到500亩示范林。
专家认为该项工作总体属于本学科及技术领域的首次创新性工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责任编辑:紫晴
来源:新华网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