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蘑菇价贱菇农忧心头

    发布时间:2008-01-1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 产量增加,对于菇农来说本应该是件大乐事,可是,仙游枫亭的许多菇农却怎么也乐不起来,反而为临近的年关忧心忡忡。1月11日上午10点多,仙游县枫亭镇溪南村一家蘑菇收购站,人来车往,平板车、三轮车、摩托车……菇农们用各种运输工具,忙着将蘑菇送进收购站。然而,许多人的脸上却挂着淡淡的忧愁。

        “明明知道亏本,但菇农们还是要赶早采了蘑菇送来。没法子啊,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成为一堆堆垃圾!”看着一张张为丰产蘑菇而发愁的脸,热心的溪南小学教师林玉如一声叹息。

        蘑菇种植蘑菇是溪南村的支柱产业,村里许多村民靠此为生。因前年蘑菇有了好收成,去年村里一下子又增加了不少菇房,从大约1500座菇房增加到约2400座,全村种植蘑菇的村民达到了三分之一多。

        谢洪贵是溪南村的一名普通菇农,从1971年就开始种植蘑菇,没想到,今年却成了他最难过的一个年头。像其他菇农一样,他从下半夜12点多就开始赶着采摘蘑菇,直到次日上午10点多仍滴水未进。他说:“今年老天作美,产量是历年来最高。可价格较去年来看,却跌了一倍多。”

        去年的蘑菇收购价,一公斤约在八九元,可今年却只剩下了四五元,有的甚至不足两元。

        谢洪贵说,今年的原材料特别紧张,许多菇农不得不从江西、湖南等地通过火车将稻草运来。路边偶尔出现的一堆牛粪,菇农们也是抢着要。而雇工的工钱,也从去年的20多元涨到如今的四五十元。

        “辛苦些没事,投入增加也没事,但总不该亏本啊。”陈燕辉是枫亭镇东宅村的村民,看到去年菇农们收入不错,他也投资5万多元,建起了10座菇房。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起早摸黑,忙碌了半年,却碰到了这样的场面。

        市农业局食用菌办负责人蔡斯明介绍说,莆田市是国内蘑菇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广大菇农已熟练掌握蘑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其产品质量居全省之最,成为农民致富的一项短平快项目。据统计2005至2006产季,全市蘑菇所创的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13.2%。

        他介绍,蘑菇主要靠出口,今年莆田市蘑菇的种植面积虽然较上一个产季增加了30-40%,产量也有所增加,但受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出口量制约,致使蘑菇市场价格下跌。

        他说,菇农应先找市场后生产,发展订单农业,“手中有订单,种植心不慌”。同时利用区域地理优势,成立相关协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让农民丰产丰收。

    编辑:紫晴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