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2-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问及抚州市黎川县篁竹村村民江土旺一年收益多少,老江顾左右而言他。然而,他身后上千平方米的自家楼房,见证了这名养蘑菇大户的劳动成果。
江土旺信手拿起一个育菇的菇筒对记者说:“过去菇筒用木屑做原料,1万个菇筒就要用去1.5立方米木材,现在菇筒全以棉籽壳和稻草为原料了。”据悉,作为全国茶树菇生产基地的黎川县,每年育菇2亿余筒,由于在菇筒用料上进行了创新,一年减少对森林砍伐3万立方米。同时,废弃菇筒循环利用,每年还能给菇农带来额外经济收入1500多万元。
近年来,为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两者关系,抚州市吸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坚决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通过解放思想,意识创新,摸索科学发展之路。其中,建立10个工业园区,实行异地办厂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生态资源丰富的资溪县,为加快经济发展,前些年把目光盯在工业上,并立马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里的做法是:在抚州市郊为资溪县开辟出1000亩地的工业园区,实行异地办厂;并规定园区内企业建成投产后实现的税收,全部归属县里所有。这样一来,不仅保护了资溪县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同时,借助工业园区交通便利等优势,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为县里经济腾飞积蓄了后劲。
编辑:柳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