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群众致富的“乡村金凤凰”
发布时间:2008-06-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今年32岁的刘丽艳是盘锦市兴隆台区兴海街道李家村的食用菌栽培专业户,6年间,她带领乡亲们共同奔向脱贫致富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带领大家致富的“乡村金凤凰”。
刘丽艳原在一家美术社从事广告设计工作。有着一份体面工作和稳定收入的她并不满足于现状,于是毅然辞掉工作,做起了食用菌栽培。她从零起步,滚动发展,短短几年间就发展成年生产母种两万支、原种近10万瓶的栽培大户。
尝到勤劳致富甜头的刘丽艳,第一个念头就是通过自己的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的姐妹共同致富,让乡亲们的日子都红火起来。她边栽培边宣传食用菌的市场前景,并主动向周围的农户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和经验,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在她的带动下,短短几年间,本村有30余户人家开始栽培食用菌,并且辐射带动周边1200余户农民走上栽培之路,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
有的食用菌栽培户在资金上出现困难,刘丽艳就主动帮助,无偿提供母种,鼓励他们大胆干。她还常常走家串户了解栽培情况,及时为村民解决栽培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她家的电话成了乡亲们的致富热线。一次有一个栽培户拨通了她家的电话,因着急在电话里怎么也说不清病因。刘丽艳二话不说,马上坐车赶到那个农户家。经检查发现,他家的食用菌已感染腐烂病,刘丽艳马上帮助喷药,由于救治及时,该农户家30延长米大棚的菌种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刘丽艳准确判断市场行情,瞄准市场成立了食用菌研究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尽快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她的研究会设立了食用菌推广中心和栽培基地,无偿为单位和个人提供技术服务,让学习技术的人员进行实地试验。如今,已经有数百名会员掌握了这项技术。为了让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叫得响,刘丽艳不仅掌握了平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黑木耳、白灵菇、灵芝、杏鲍菇等新菌类的栽培技术,还根据各种菌类的特点总结出了市场销售规律,通过分期投料的方法,控制蘑菇上市的时间和数量,保证了广大菇农的产品卖个好价钱。
为了能把最新、最准确的生产栽培信息及时提供给栽培户,她还通过互联网与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室、江苏省江都天达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保持密切联系。现在,她的食用菌研究会已经初步形成了“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刘丽艳常说,作为一名致富带头人,不仅要有能力和经验,还应当有一种社会责任。正是有了这种责任,刘丽艳帮助村民共同发家致富。不久前,她被授予“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称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