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8-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近日,笔者在河南省西峡县采访时惊奇地发现,作为全县农民收入支柱的食用菌产业居然在不断萎缩,这个林大县竟万里迢迢从东北大量购买木屑种植香菇。而与此同时,独具特色的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和循环农业迅猛发展起来,农民收入大幅递增。变“靠山吃山”为“护山养山”,变“噬林木”为“食秀色”。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的西峡县,发展绿色产业带来的不仅仅是高达78%的森林覆盖率,还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突出“特色+绿色”,催生“精品农业”。以“独、优、新、绿”为品牌,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操作规程,西峡打造了“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和“中国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等一连串醒目的精品农业名片。由西峡选育的华美1号、华美2号、海沃德等猕猴桃优良品种,先后获得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全国猕猴桃十大优良品种奖等多个奖项。2007年,西峡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0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4.2%、42%。以“精品农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达到62%、63%和61%。
打造“绿色长廊”,做大“观光农业”。有着50多家农家宾馆的双龙镇化山村在旅游旺季平均每家日接待游客可达300多人。日渐兴起的观光农业给西峡农村带来了全新变化。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该县沿鹳河干支流和国道沿线建起40余个猕猴桃、黑李、油桃、金太阳杏等人工种植基地,形成百公里“绿色长廊”。2007年,西峡共接待游客16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73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
引导工业“反哺”,拉长“绿色链条”。二郎坪乡栗坪村村民王东花告诉记者,自从宛药公司在村里建立了山茱萸种植基地后,村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里仅有的3亩多粮田,都种上了山茱萸,“现在村里已没人种粮了,日子反而比以前更红火了”。按照GAP标准,宛药公司在西峡北部山区建起20万亩无公害中药材种植基地。公司为农民无偿提供种子、原辅材料和技术指导,并以保护价收购山茱萸。“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迅速拉长。神菇集团、猕猴桃总公司等40余家“农”字号龙头企业迅速壮大,数十个涉农产业链条已有机衔接。
致力持续发展,打造“循环农业”。“花生壳、玉米芯、豆秧……以往这些几乎废弃不用的东西,如今可全是宝贝,抢都抢不到。”丁河镇奎文村村民庞书安说,去年家里种了2000袋白灵菇,利用白灵菇的废料袋他又种了鸡腿菇,最后经过处理,这些废料袋又变成了上等的肥料。为达到资源循环利用,该县聘请北京、新疆等地专家进行科技攻关,突破地域差、温差、湿差等技术难题,成功引进不用林木作原料的天山白灵菇等草腐菌,“草—菌—沼—果”能源生态模式也在西峡得到快速普及,全县农村大小沼气池已累计达到12000多个。从“食”林木到“吃”腐草,从一次“消化”到多重“吸收”,西峡菌业换上了“绿色”和“节能”的标签。(作者:王锋,杨文甫,赵洪涛)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